儒董称萝,侠邵称樗,布衣心慕惟斯。
殊不愿、一丘避世,五斗逢时。
意气寻常视弟,才名大小呼儿。
任沉埋城市,放浪江湖,自有人知。
忧伤多瘦,老叹偏穷,逢人话旧徒悲。
尚倔强、故衣许补,轻策能支。
酒可公荣无与,食难仁祖常须。
记数年来,每终朝见,今竟何之。

【解析】

“陆常”二句,陆游称赞董萝石、邵樗(shū)朽为高洁之士。陆游对朋友的人品和操行十分看重,他与董萝石、邵樗同为好友,曾共同参加过抗金义军,但两人后来都投降了金国。陆游很不满他们的为人,所以此处用“儒董称萝,侠邵称樗”,来表明自己的看法。

“殊不愿”二句,陆游对朋友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陆游一生坚持爱国信念,反对投降,主张恢复,因此对背叛祖国的人深恶痛绝。陆游认为董、邵等人是逃避现实,不为国家出力,所以此处说:“一丘避世,五斗逢时。”意为他们躲避在山里,只求安逸;而我们却要像陶渊明那样,以五斗米养活自己,有志恢复中原。

“意气寻常视弟,才名大小呼儿”这两句,表达了陆游对于友人的不满之情。陆游认为董、邵等人看不起自己的弟弟,也小看自己的儿子,这种傲慢态度令陆游非常气愤。

“任沉埋城”四句,陆游认为自己虽被贬谪到偏僻地方,但是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被世俗所污染。

“忧伤多瘦”六句,写陆游自己的处境。陆游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免职,生活贫困潦倒,心情忧郁消瘦。

“尚倔强”二句,写陆游对友人的感情。陆游仍然保持着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虽然不能和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共商国家大事,但还可以通过补缀旧衣、轻骑短策来聊慰情怀。

“酒可公荣无与,食难仁祖常须”两句,写陆游的生活状况。陆游在家乡闲居时,只能饮酒自娱,无法和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而且连饭都难以解决,需要向别人借粮才能吃上饭。

尾联,写陆游对自己前途的担忧。陆游虽然还年轻,但已经感到前途渺茫,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他们的不满。

上片开头两句,诗人称赞董萝石、邵樗朽为高洁之士。陆游与董、邵二人都是抗敌救国的战友,但两人后来都变节投降了敌人,诗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

三、四两句,点明诗人对董、邵二人的憎恶。诗人说:我不愿意像你们一样,只图个人安逸,只图个人富贵,只图个人的享受。

五、六两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批评。他认为董、邵等人对弟弟瞧不起,对自己的儿子也不尊重,这是极为不应该的。

七、八两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愤慨。他说: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躲在山林之中,过着安逸的生活,根本不管国家兴亡;而我则不同,我还要像陶渊明那样,以种田为生,以卖酒为生,有志于收复中原!

九、十两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讥讽。他说: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喝酒作乐,过悠闲的生活;而我呢?则还要骑着轻快的小马,到处奔波,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十一、十二两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同情。他说:你们这些人,现在处境艰难,生活困苦;而我呢?则还要忍受饥饿之苦,生活得更加艰苦。

十三、十四两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安慰。他说:你们这些人,尽管处境艰苦,但我仍然能够忍受;而你们这些朋友,虽然地位尊贵,但仍不能和我一起喝酒作乐、畅谈天下事。

十五、十六两句,写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他说:你们这些人,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吃饭问题;而我呢?则还要到处借钱来维持生活。

最后几句,写诗人对朋友的忧虑。他对朋友说:现在我已经老了,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及对友人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