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三城,龙荒十郡,秋来不减边沙。
恨牛羊有地,鸡犬无家。
虽少诸军浴铁,还馀几队吹笳。
口朝台试望,天似穹庐,直接京华。
赵佗箕踞,南武称雄,遗墟问取栖鸦。
谁得似、斑骓汉使,才藻纷葩,汤沐千年锦石,文章五岭梅花。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色映朝霞。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雁翅三城,龙荒十郡,秋来不减边沙。
    注释:雁翅三城指的是古代的边境城市,龙荒十郡则是指广袤的边疆地区。秋天来临之际,这些边塞地区的景色依然如旧,没有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减少边塞的荒凉感。

  2. 恨牛羊有地,鸡犬无家。
    注释:这里的“恨”表达了作者对于边境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情,牛羊虽然占有了地方,但鸡犬失去了栖息之地,形容了边地人民生活的困苦。

  3. 虽少诸军浴铁,还馀几队吹笳。
    注释:尽管军队中还有少部分人会聚集在一起洗澡(浴铁),但大部分军队仍然分散在各地,只有少数队伍会吹奏胡笳(即羌笛)。这里描绘了边塞士兵的生活状态,既有集体生活的一面,也有孤独寂寞的一面。

  4. 口朝台试望,天似穹庐,直接京华。
    注释:士兵们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天空宽广如毡帐,仿佛直接通向都城北京。这里的“朝台”可能是指某个高处可以远眺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比喻,展现了边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赵佗箕踞,南武称雄,遗墟问取栖鸦。
    注释:“赵佗”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南越王赵佗,他在历史上以武力著称,建立了南越国。这里用“箕踞”形容赵佗的样子,暗示他的威武和不可一世;同时,“遗墟问取栖鸦”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6. 谁得似、斑骓汉使,才藻纷葩,汤沐千年锦石,文章五岭梅花。
    注释:这里提到了“斑骓汉使”,可能是在赞扬某位汉朝使者的文采斐然或武功显赫,而“汤沐千年锦石”则形容其住所的豪华,以及“文章五岭梅花”则是在赞美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如同五岭之边的梅花一样傲骨铮铮。

  7.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色映朝霞。
    注释:这里的“彩丝女子”可能是在描述边疆妇女的美丽,她们争先恐后地观看旌节(一种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物品),颜色在阳光下闪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疆将士的生活画卷。从“雁翅三城,龙荒十郡”到“赵佗箕踞,南武称雄”,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士卒的辛酸生活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边关的辽阔无垠,又揭示了士卒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怨。诗中的“彩丝女子”形象生动,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反映了边关女性的生活状况。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将士们的豪迈与坚韧,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