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惨惨照黄昏。
道三更。
未三更。
残梦半回,数得漏分明。
梦又不成更又永,闲思著,冷清清、种种情。
蛩声。
雁声。
几番声。
鸡又鸣。
鸦又惊。
曙也曙也,却只是、月影中庭。
阵阵霜风,不住透寒衾。
未灭馀灯含半烬,人倦也,待萦愁、病未能。
【注释】:
- 江城:指江边城镇。
- 寒意(壬午):壬午,指农历壬午年。
- 孤灯惨惨照黄昏。
- 道三更。未三更。残梦半回,数得漏分明。
- 梦又不成更又永,闲思著,冷清清、种种情。
- 蛩声。雁声。几番声。鸡又鸣。鸦又惊。曙也曙也,却只是、月影中庭。
- 阵阵霜风,不住透寒衾。
- 未灭馀灯含半烬,人倦也,待萦愁、病未能。
【赏析】:
这首诗写在寒冷的冬夜,作者独坐窗前,听着窗外传来的蟋蟀叫声和大雁的叫声,看着天已亮了,但月亮依然悬挂在天空,映照出庭院里的霜花,让人感到深深的寂寞和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居高楼、远离尘嚣、独自面对寒夜的文人形象。
诗的开头“孤灯惨惨照黄昏”就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这里“孤灯”象征着孤独和寂寞,“惨惨”则强调了灯光的暗淡和凄凉,给人以深深的孤独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道三更。未三更。残梦半回,数得漏分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在这里,“三更”指的是深夜,诗人通过数着漏壶来计算时间,以此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梦又不成更又永,闲思著,冷清清、种种情。”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梦又不成”说明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又永”则意味着这种孤独的感觉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而“闲思著”,则是指诗人在空闲的时候会思考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与他的孤独和寂寞有关。最后,“冷清清、种种情”则总结了诗人的感受,这些感受包括孤独、冷漠、无奈等等。
“蛩声。雁声。几番声。鸡又鸣。鸦又惊。曙也曙也,却只是、月影中庭。”这句诗通过描述不同的动物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在这里,“蛩声”和“雁声”都是自然界的声音,它们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鸡又鸣。鸦又惊”则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到来,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孤独和寂寞。最后,“曙也曙也,却只是、月影中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曙”指的是黎明时分,而“月影中庭”则表明在这个时刻,月光照亮了庭院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清晰。然而,这个清晰的场景却无法让诗人感到满足和快乐,反而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寂寞。
“阵阵霜风,不住透寒衾。”这句诗通过描述秋风的吹拂和寒冷的气息,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在这里,“阵阵霜风”和“不住透寒衾”都强调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的感觉。而“未灭馀灯含半烬”则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读书或写作的情景。然而,这种坚持并没有改变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反而让他更加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居高楼、远离尘嚣、独自面对寒夜的文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孤独和痛苦,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