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篚湖绵白雪开,满江稻色黄云来。
山中客醉颔其颏,自言七十岩耕者,帝于我有何力哉。
注释:
杨山人 其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七言绝句。杨山人:杨敬之,字山人,唐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家于嵩山少室山,自称少室野客。曾为华阴令,因得罪权臣而免官,后隐于嵩山中。李贺《高轩过》:“我愿为君弹此曲,请公抽弦试一听。”此诗即题赠杨敬之。千篚:千只木筐。湖绵:指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岳阳市,湖水浩渺,湖面如绵,故称。白雪开:指冬日的洞庭湖上,水天一色,湖面像被一层洁白的雪覆盖着。满江:指洞庭湖中的江水。稻色黄云来:指洞庭湖中的稻田,一片金黄,仿佛天上飘来的白云。山中:指杨敬之隐居的地方,位于嵩山中。颔其颏:形容醉酒的样子。颔:下巴。其:代词。颏:下巴。自言七十岩耕者,帝于我有何力哉:杨山人说,自己已经七十岁了,是个在岩石上耕种的隐士,皇帝有什么权力?帝:皇帝。何力哉:有什么用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和一首咏怀诗,也是一首寓言诗。诗人以拟物入诗、托物寓意的手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首二句写洞庭湖冬景,以“千”字夸张地写湖面上的雪原白得像棉一样;以“满”字写洞庭湖的水色金黄,像天上的白云一般。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和美丽迷人,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三、四两句写隐居在深山中的人,因为自己的年岁已高,所以对统治者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与皇帝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不屈精神,表达了他坚持原则、决不向权势屈服的高洁志向。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比喻新奇,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无华,意境开阔宏大,气势雄浑磅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