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潮面阔,天低地尽浮。
四山通潦水,万里聚重楼。
木杪仙人过,云中帝女游。
何时乘雅兴,徙倚豁吟眸。

注释

  •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 八月潮面阔:描述了八月时湖水涨满的景象,水面宽广。
  • 天低地尽浮:天空和大地都好像浮在湖面上,形容湖面的广阔。
  • 四山通潦水:四周的山与湖连通的水道。
  • 万里聚重楼:形容远处的建筑群连绵不断,如重楼般密集。
  • 木杪仙人过:描述树木的顶端有神仙经过。
  • 云中帝女游:描绘仙女在云中游玩的情景。
  • 何时乘雅兴:什么时候能有闲暇的心情去欣赏美景。
  • 徙倚豁吟眸:形容诗人看到这美景后,心情开阔,情不自禁地吟诵诗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画面。开头两句“八月潮面阔,天低地尽浮”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八月时的洞庭湖景象。湖水的宽广和天空、大地的接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接下来的两句“四山通潦水,万里聚重楼”继续扩展这一景象,不仅表现了湖面的辽阔无垠,还通过“四山”、“重楼”等词汇增添了诗意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最后两句“木杪仙人过,云中帝女游”则转入对人物活动的描写,通过“仙人”和“帝女”这两个神话色彩的人物形象,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吸引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巧妙安排,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这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