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这首诗是古诗《后十九首》中的第十二篇,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岁末时节的感慨。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 东城:此处指一个地点。
  • 属浮云:形容东城的地势高远,仿佛漂浮于云端之上。
  • 阿阁:高大的楼阁,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 百馀尺:形容楼阁的高度。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 岁暮:指年终或年末。
  • 悲风:寒冷的风,常用来比喻岁月的无情。
  • 游子衣薄:形容在外漂泊的游子,因天气寒冷而穿的衣服单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 四野:四周的田野。
  • 萧条:荒芜,荒凉。
  • 遗迹:古代建筑、文化等留下的遗迹或痕迹。
  • 这里表示诗人看到周围环境荒凉,只留下过去的痕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 来者自为今:新来的人成为今天的一部分。
  • 去者自为昔:离去的人成为过去的一部分。
  • 强调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 盛年: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 奄已衰:突然衰老,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含意将安适:内心充满感慨,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 燕赵:泛指北方地区。
  • 出名倡:著名的歌妓,这里特指在燕赵地区有名的美女。
  • 红颜照宛洛:美女的美貌在宛(今河南南阳)与洛(今洛阳)两地流传。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 结束:音乐的结束部分。
  • 随时变:随着季节或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 弦歌:弹琴唱歌。
  • 日相索:每天都相互追求,这里指人们追求娱乐活动。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 未弹:还没弹奏的意思。
  • 理怀袖:整理衣服口袋中的东西。
  • 若在远行客:如果像远行者一样,四处漂泊。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 弄指:用手指玩弄某物。
  • 列柱:排列着柱子。
  • 一何妙:真是美妙极了。
  • 一何迫:多么急促啊。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 驰情:急切的心情。
  • 视双燕:看着双燕。
  • 飞入王侯宅:双燕飞进贵族的家中,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名利富贵的愿望或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