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淡淡云阴薄,兵卫森森拥铃阁。
旌旗不动柳风轻,剑戟无声花雨落。
将军新试越罗衣,两袖春风拂地垂。
阅遍三军超距乐,晚凉乘兴咏歌归。

【注释】

日华淡:指日光柔和,天气清朗。

阴薄:云影浓密貌。

森森:高大的样子。

铃阁:即钟楼,古时在宫城上建有铃阁,是守御之所。

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

两袖春风:原形容和暖风流的景象,比喻人的仪容闲雅。后也形容只顾徘徊欣赏自然风光而忘了返回。

超距乐:指超越常人的欢乐。

【赏析】

《题李将军四时行乐图 其一 春游细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将军在春天里游览细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春日景色,次句写春游情景,三、四两句写春游中所见景物,五、六句写春游中的所感,最后两句抒发了游春的愉悦心情。

“日华淡淡云阴薄”,这是写景之序。“日华淡淡”,“淡淡”二字,点出春光明媚,云彩稀薄,暗示着天气转晴,阳光普照大地。“日华淡淡”与“云阴薄”相对应,说明春光已经大盛,乌云逐渐消散了。这四字,既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又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

“兵卫森森拥铃阁”,这是第二段景物的描绘,写春游的热闹场面。“兵卫森森”是说军卫森严,“拥铃阁”是说守护在宫殿的楼台周围。“兵卫森森”,突出了宫殿的雄伟,“拥铃阁”,则表现了侍卫的威武,这两句既是对前一句中“云阴薄”的反衬,又是对后一句中“剑戟无声”的陪衬,同时,也为下面写春游中的所见所感作好了铺垫。

“旌旗不动柳风轻”,这是第三段景物的描绘,写春游中的所见。“旌旗不动”与上文“云阴薄”“剑戟无声”相呼应,都是表现了春天的宁静和平。“杨柳风轻”,则是写春风拂面,使人感到轻松愉悦。

“剑戟无声花雨落”,这是第四段景物的描绘,写春游中的所见。“剑戟无声”,与前两句的“兵卫森森”、“剑戟无声”相互呼应,进一步衬托了春天的安静。“落花雨”则是写春雨绵绵,落英缤纷,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将军新试越罗衣”,这一句是写春游中的所见。“将军新试越罗衣”与前面的“旌旗不动”、“剑戟无声”、“落花雨”等景象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将军正在春光里漫步。

“两袖春风拂地垂”,这一句是写春游中的所见。“两袖春风拂地垂”,与前面的“旗不动”、“剑戟无声”、“落花雨”等景象相互呼应,更增添了春游的情趣。这里的“春风”是指春风吹拂着将军两袖之间的衣袖,使之轻轻垂下,既表现出了将军悠闲自得的神态,又表现出了春风的柔美。

“阅遍三军超距乐”,这一句是写春游中的所见。“阅遍三军超距乐”与前面的“剑戟无声”、“落花雨”、“春风拂地垂”等景象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图画,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在春光里行进。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够“阅遍三军”,是因为他们的统帅是一位英勇善战、深受士兵爱戴的将军。他不仅带领着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且在闲暇之时也会带领士兵们到野外去游玩,让他们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晚凉乘兴咏歌归”,这一句是写游春归来的情景。“晚凉乘兴咏歌归”,与前面所写的景物和景象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咏歌”指的是吟诵歌唱,“咏歌归”则是说在游玩之后,将军乘着凉爽的晚风回家去了。这里的“乘兴”,既指游玩时高兴的心情,也指回家时愉快的心情;这里的“咏歌归”,则表明了将军在游玩后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译文】

日华淡淡云阴暗暗,守卫森严像铃阁一样。

旌旗不动柳叶飘然,宝剑无声花雨落下。

将军试穿越罗衣,春风拂动衣袖飘摇。

遍历全军快乐无比,夕阳西下兴致更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