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一以举,四海何悠悠。
局促人间世,岂若远行游。
明时不重至,中怀难久留。
遇合成佞幸,美女多所仇。
英雄既失据,片语解绸缪。
所以孔仲尼,舍车即于浮。

【注释】

鸿鹄一以举:鸿鹄,大雁,这里比喻贤能之士。一以举,一举成名。

四海何悠悠:四海之内,何处不是。

局促人间世:指在人间生活拘束不自由。

岂若远行游:哪里像远游那样自在逍遥。

明时不重至:明君圣主不能再次出现。重,再或又。

中怀难久留:内心有志向,但难以久留。中,心中。

遇合成佞幸:遇到奸臣小人就会成为他们的宠信。

美女多所仇:美丽的女子常常成为祸患。

英雄既失据:英雄豪杰失去了施展才能的地位与条件。

片语解绸缪:一句话就能解决纷争。

所以孔仲尼,舍车即于浮: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述而篇)“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乎!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意谓“我对于别人,谁毁谁誉?如果有赞誉的,那一定是有事实根据的吧!这就是三代人之所以坚持正道行事的原因”。此诗末句“所以孔仲尼,舍车即于浮”就是引用孔子之言,表明他辞官归隐的决心。舍车即于浮,舍弃车子到水边去。即,接近。浮,水边的高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感慨自己才华出众却不得重用,于是决心辞官归隐,过隐居田园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被任用的愤懑和无奈之情。

开头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悲壮慷慨的基调。诗人感叹着天下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啊。鸿鹄一以举,鸿鹄高飞,喻指贤良之才。四海何悠悠,天下太平无事,可说是一片大好河山,然而贤能之士却得不到重用,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中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忧虑和不满。诗人慨叹自己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人间世界里,无法像古代的圣贤们一样周游列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还表示了自己不愿意在朝廷里久留,因为那里充满了险恶的政治斗争,只有远离朝廷,才能保持自己的清白。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指出,那些奸佞小人总是能够左右逢源,得到君主的信任。相反,一些正直的人士却往往遭到排挤打击。诗人认为,英雄豪杰一旦失去立足之地,就会变得软弱无能。因此,他决定离开朝廷,过一种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无奈之情。诗人以鸿鹄自比,感叹自己在官场上无所作为,只能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他批评了那些奸佞小人,谴责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势来谋取私利。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决心。他认为只有在隐居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