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
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
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
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
深愧雕虫技,难同怖鸽栖。
慈灯悬广劫,处处得摩尼。
《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联“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描述了碧云寺内飞塔耸立、龙形雕刻在寺庙中,以及长桥横跨虎溪两岸。这些描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宏伟与神秘。
颔联“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则表达了寺庙的繁荣昌盛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这里提到了五王(可能是指五位高僧),他们为寺庙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二梵树菩提则暗示了佛教的普及和传播。
颈联“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富饶和庄严。净土黄金布可能指的是寺庙内的金色装饰品,香台则象征着虔诚信众的朝拜之地。碧汉齐则形容香台周围环境的美丽壮观。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的感慨和迷茫之情。他经过初地(指寺庙入口)时,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然而在上方(可能指的是寺庙的高处或某个特定的地点)却感到迷失了方向。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入思考和内心的变化。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内僧人敲击清磬的情景和佛像上刻有御题。清磬的声音清脆悠扬,与崖间的佛像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建筑的赞叹和向往。绀宇(深青色的房子)代表着深邃和神秘,而丹梯(红色的梯子)则象征着寺庙的高耸入云。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美景和佛光普照的景象。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而祗林则是一种树木茂盛、环境幽静的地方。日月低则是形容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显得格外祥和宁静。
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这两句诗表达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佛门修行的理念。水流潺潺流淌在僧舍之下,云彩缭绕在佛堂之西,这些都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和禅意。
深愧雕虫技,难同怖鸽栖。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佛理的领悟。雕虫技可能指的是文字技巧方面的才能,而怖鸽栖则形容了一种难以理解的境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以及对于佛理的深刻理解。
慈灯悬广劫,处处得摩尼。这两句诗则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普渡众生和无量无边的力量。慈灯悬挂于寺庙之中历经无数劫年而不熄灭,象征着佛法的永恒和慈悲。而摩尼则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着佛教中的真理和智慧。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崇敬,也表达了他对于众生的关爱和愿力无边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碧云寺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雄伟壮观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人通过对飞塔、长桥、净土、香台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内的富丽堂皇与神圣庄严。同时,诗人还通过自身的感悟,表现了对佛教信仰的深入思考和内心的变化。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佛教文化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