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引蔓倚蓬蒿,纵得春风只共高。
一旦死生虽有托,百年怀抱竟无聊。
新诗释闷肠堪断,香骨埋泉恨未消。
若比采鸾才更逸,此身终得遇文箫。

【注释】

兔丝:即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引蔓:指菟丝子生长蔓延的特点。倚蓬蒿:倚靠着蓬草和蒿草。纵得春风只共高:即使得到了春天的温暖,也只是与它共同高飞而已。一旦死生虽有托:一旦死亡,生与死虽然有寄托。百年怀抱竟无聊:一生怀抱里,竟然感到空虚。新诗释闷肠堪断:抒发新作的诗歌,能解除心中的烦闷。肠堪断:形容心中痛苦得像肠子断裂一样。香骨埋泉恨未消:指她葬身于泉水之中,她的遗恨还没有消散。若比采鸾才更逸:如果把采菱比作才艺超群的人,那么我的才艺还不如他。文箫:指箫这种乐器。

【赏析】

《题朱淑真集》是诗人为悼念一位女诗人朱淑真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议论起头,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写朱淑真的不幸遭遇,最后归结到自己的身世感慨。

首句“兔丝引蔓倚蓬蒿”,以菟丝子比喻朱淑真。菟丝子寄生在别的植物上,依靠它的根缠绕、附着于寄主,所以这里借菟丝子来形容朱淑真依附于人,没有自立之志。“纵得春风只共高”一句,则表明即使是得到了春光的温暖,也不过是与它共同高飞而已。这两句从侧面写出了朱淑真的不幸。

第二句“一旦死生虽有托”是说生死虽然有寄托之处,但终无寄托。“百年怀抱竟无聊”,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朱淑真的同情和悼念之情。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朱淑真的身世不幸;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身世之感。

三四句“新诗释闷肠堪断,香骨埋泉恨未消”,则进一步抒写了诗人自己对朱淑真的同情和悼念之情。诗人通过抒发内心的愁苦和悲愤,表现了他对朱淑真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尾联“若比采鸾才更逸,此身终得遇文箫”,则是诗人自谦的言辞。意思是说,如果将我比作采鸾这样的才艺超群的人,那么我的才艺还不如他。然而,我最终还是会遇上文箫那样的知音。这里既表明了诗人的谦虚,也表现了他在朱淑真不幸遭遇面前的无奈。

整篇诗情意绵绵,凄婉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朱淑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世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