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送上云梯,罗袜生尘草被堤。
黄榜题名双阙下,青山迎马九门西。
花明禁苑春初媚,柳拂宫袍绿未齐。
几度醉归更漏永,银河斜转玉绳低。
【注释】:
天风吹送上云梯,罗袜生尘草被堤。
黄榜题名双阙下,青山迎马九门西。
花明禁苑春初媚,柳拂宫袍绿未齐。
几度醉归更漏永,银河斜转玉绳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及科举考试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考场的景色以及作者应试的心情,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态度。
首句“天风吹送上云梯”,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直通天际的云梯形象,暗示了考试的高难度和艰辛,同时也象征着科举制度对于士子们的残酷和无情。
次句“罗袜生尘草被堤”,描绘了作者应试时的场景。考生们穿着绣有金线的罗袜,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脚下的草被踩得发黑。这一细节既展现了考生们的辛苦和焦虑,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他们的压迫。
第三句“黄榜题名双阙下”,描绘了考试结束后的情景。当考生们的名字被写在黄榜上时,他们站在高高的城墙下,俯瞰着整个城市。这一景象象征着他们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士子的束缚和控制。
第四句“青山迎马九门西”,描绘了考试结束后的场景。考生们骑着马从九门出发,迎接他们的是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象。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他们的成功和喜悦,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他们的束缚和控制。
第五句“花明禁苑春初媚”,描绘了考试结束后的春天景色。花朵盛开,春意盎然,禁苑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士子的压迫。
第六句“柳拂宫袍绿未齐”,描绘了考生们归来的情景。他们身着华丽的宫服,柳枝轻轻拂过他们的衣袂,绿色还未完全展开。这一景象既展现了他们的成功和喜悦,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他们的束缚和控制。
第七句“几度醉归更漏永”,描绘了作者夜归的情景。夜深人静,更漏声响,作者几度喝醉后回家。这一景象既展现了他的放纵和不羁,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他的束缚和控制。
第八句“银河斜转玉绳低”,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情景。银河倾斜,玉绳低垂,月色如水,宁静而美丽。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士子的压迫和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考试的场景、士子们的心情以及考试的结果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态度。同时,通过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和意象,如“云梯”、“罗袜”、“黄榜”、“双阙”等,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