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阳川上女僧家,红树萧萧白日斜。
弟子如云人不见,可怜秋老玉莲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女僧居处为背景,描绘了秋日里红树萧萧、白日西斜的景色。全诗以“玉莲花”起笔,点明题旨:写红树映衬下的玉莲之美丽,暗寓高僧的清雅脱俗。接着,诗人以“弟子如云人不见”一句,写出了女僧的弟子众多。最后,用“可怜秋老玉莲花”一句收尾,表达了作者对女僧的赞美之情。
“锦阳川上”四句,写景。锦阳川,即锦江,是四川的一大河流。女僧家在锦江之畔,红树丛中,环境幽美。“涌泉庵”,是女僧居住之处。“涌泉”,形容水声如涌,喻女僧之修行刻苦。“锦阳川上女僧家”,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红树萧萧白日斜”,描写了锦江边上女僧家的环境。“萧萧”,形容风声,也形容树叶的沙沙声。“红树”,指红枫或丹枫,是秋天的象征。“红树萧萧白日斜”,一个“萧萧”字将秋风落叶的声音和落叶飘飞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弟子如云人不见”两句,写女僧之弟子众多。“弟子如云”,用《列子·黄帝篇》中的“弟子弥繁,益都忘其师”。这句意谓女僧的弟子很多,多到连她本人都不常见。“人不见”三字,既写出了女僧的弟子众多,又写出了他们潜心向道,不问世事的清高形象。
“可怜秋老玉莲花”三句,写女僧之美好。“玉莲花”,指荷花,也是秋天的一种象征。“可怜”,意谓可惜;“秋老”,意谓到了秋天;“玉莲花”,意谓美丽的荷花。这一句,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又是对后两句的深化和升华。“可怜”二字,既是对女僧的赞美,又是对女僧所持的出世态度的肯定。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写了女僧家的自然环境,后两句则是写女僧的清高境界。全诗没有直接描写女僧的形象,但通过环境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使人感受到了女僧的清高、纯洁和淡泊,从而对她产生了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