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西郭且婆娑,古屋年深老薜萝。
门对寒塘秋色早,城平斜日晚阴多。
施林罝兔时丁祭,教子明经世甲科。
除目一来须强起,野花啼鸟奈君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主旨和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从写作内容、表现技巧、思想情感以及语言风格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逐句释义并分析诗句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西郭”一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居住在西郊的小屋。屋虽古陋,但诗人却喜欢它,他在这里闲适地踱步徘徊,欣赏着四周的景致;第三句写诗人居处的环境,门外是一片寒塘,秋天景色早现端倪;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每逢祭祀时,施设捕捉兔子的网捕兔祭神,教导子女读书明经,科举登科甲科,以显荣身,而诗人也须强作精神。末句写诗人的愁闷之情,野花啼鸟又奈我何。
【答案】
译文:
我住在西郊小屋里,闲适地漫步,欣赏周围美景。
屋外是冷清清的池塘边,秋色已早早显现。
门前的小路平坦斜长,傍晚阴云多又多。
每年在祭祀时,用竹篱笆捉兔来祭祀,教导儿子读书明经,科举登第。
每次除目一到,必须强作精神,忍受这烦闷心情。
野花啼鸟又奈我何呢!
赏析:
首联“西郭”“幽居”写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婆娑”“薜萝”则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门对寒塘秋色早,城平斜日晚阴多”,写诗人的居室环境,门外是冷清清的池塘边,秋色已早早显出了萧瑟之感。
颔联“施林罝兔时丁祭,教子明经世甲科。”写诗人的日常生活,每年祭祀时,用竹篱笆捉兔来祭祀,教导儿子读书明经,科举登第。“施林”“时丁祭”,写出了诗人的勤苦生活状态。
颈联“除目一来须强起,野花啼鸟奈君何”写诗人的内心世界,每次除目一到,必须强作精神,忍受这烦闷的心情。野花啼鸟又奈我何呢?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恬淡闲适,表达了诗人隐于山林之中的闲适之乐,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