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公既罢官,人弃理亦贱。
殷勤莫署门,交情不必见。

【注释】

翟公:指汉时人翟方进,字子威。

罢官:指被撤职。

殷勤莫署门:指不要因为自己有才能而自荐。“署”通“授”。

交情不必见:指即使见面,也不见得能交上朋友。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怀诗,以“翟公既罢官”为开端,点出题旨;“人弃理亦贱”承上启下,写因才高而被罢官、受冷落的不平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殷勤莫署门,交情不必见”两句,则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不要因自己才高被弃而自荐求见,即使见面,也不以为意。全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遭受不公待遇时的愤激情绪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诗前两句写翟公罢官后,人们纷纷离去,他也被认为“理贱”,没有人理睬。这两句从侧面烘托翟公的为人,突出他的耿直。

“殷勤莫署门”,这是翟公的自勉之言。“殷勤”二字,既写出了他待人接物的诚恳热心,又表明了他的一种无奈心情;“莫署门”三字,不仅表现出他对世俗人情的蔑视,更透露出他对世事的厌倦。

“交情不必见”,这是对“殷勤莫署门”的具体说明,也是全诗的中心所在。“交”“见”两个字,一语双关。这里“交”,既指与人交朋友,又暗指与当道者结交;“见”即相见,表示见面的意思。翟公之所以不愿与人交朋友,就是由于他看穿了官场的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他不愿意见面的人,也正是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迎之徒。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出翟公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

语言朴实无华,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比喻,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保持高尚的人格,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才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翟公一样,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名利所诱,做一个堂堂正正、磊落坦荡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