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凄然百感侵,败垣残础烧痕深。
流莺似惜人憔悴,未及花时送好音。
【注释】
举目凄然百感侵:举头眺望,心中感到凄凉。百感侵:多种感受一齐袭来。
败垣残础:指毁坏的房屋。
流莺似惜人憔悴:流莺仿佛在怜惜我因年老体衰而显得憔悴。
未及花时送好音:还未等到春天到来就送来了好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诗。张方洲是宋代诗人张来的弟弟,他与弟张耒、李之仪齐名,号“三苏”,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些抒发个人感情的作品。此为其一,作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作者任海盐知郡期间。
首联:“举目凄然百感侵,败垣残础烧痕深。”诗人站在高高的房舍上,放眼远望,只见满目凄凉,百感交集,心头充满了悲愤之情,于是不禁想起过去那被战火摧毁的废墟。这两句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颔联:“流莺似惜人憔悴,未及花时送好音。”诗人想到自己已到迟暮之年,又遭逢丧乱,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想象飞鸟也似乎懂得人世的沧桑变化,不忍再给人带来愁苦,于是发出“流莺似惜人憔悴”的叹息。最后一句“未及花时送好音”更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