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
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
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 这句诗描绘了燕台(指古代的宫殿)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比喻其壮丽和历史的悠久。“玉树”指的是皇家园林中的树木,象征着皇权和尊贵;“金茎”则形容皇帝的宝座或象征物,强调其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这里的“凤阙”指皇宫的正门,通常装饰有凤凰等吉祥物;“云彩”可能指的是门楼上的彩画,五色意味着色彩丰富。“龙楼”则是皇宫中重要的建筑,这里形容其宏伟壮观,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 “天王”可能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旌旗的飘扬表明皇帝正在巡视或接见重要人物;“剑佩”则代表朝廷中高级官员或武士的服饰。“风清”暗示着环境宁静,没有干扰;“剑佩长”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仪仗队或护卫队的规模庞大且整齐。

  • 伏谒不违颜咫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这里的“伏谒”意为低头行礼,表示臣下的尊敬;“颜咫尺”即面朝皇帝,距离极近,显示出臣子的地位尊崇;“愧为郎”则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认为自己虽为臣子,但仍然感到自惭形秽。

诗词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权力。从“玉树金茎”到“剑佩长”,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壮观的历史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此外,诗中的“伏谒不违颜咫尺”不仅反映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关系,还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

李攀龙在《皇太子册立入贺》中展现了对皇权的颂扬以及古代君臣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