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
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
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
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
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
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
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
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
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
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
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
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注释】:

  1. 钟:指钟希哲。
  2. 妙:擅长,精通。
  3. 成化二十年:明代宪宗朱见深的年号。
  4. 沈君启南:即沈启南。
  5. 欣然命笔:高兴地挥笔作诗。
  6. 咸云:都说。
  7. 是岁四月十二日:这一年四月十二日。
  8. 书于豫章堂:把这首诗写在豫章堂。
  9. 人生无百年:人生没有一百岁。
  10. 五十又过一:五十多岁又过了一年。
  11. 去者日以多:离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12. 来者日以逼:来到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13. 情欲与寒暑:感情和欲望就像春夏秋冬一样交替更替。
  14. 昼夜相剽贼:日夜相互侵害、掠夺。
  15. 徒行已须杖:走路时必须拄着拐杖。
  16. 短发不任栉:头发已经稀疏,不能梳理。
  17. 顾兹孱弱躯:看看我这衰弱的身体。
  18. 一朝随化尽:一旦随我一同死去。
  19. 形容不复识:形容就再也辨认不出来了。
  20. 钟生妙传写:钟希哲擅长地刻画。
  21. 傅染藉丹青:用颜料描绘。
  22. 经营自胸臆:构思布局出自作者的内心感受。
  23. 大均斯赋形:这大概是造物主赋予人的外形。
  24. 其理固莫测:它的道理本来就无法预料。
  25. 孰知毫采功:谁能知道这微毫的技艺。
  26. 我闻先正言:我听到古代贤人的教诲。
  27. 自治不外饰:只要自己修养得法,用不着外在的装饰。
  28. 求真既为妄:追求真实反而成了虚伪。
  29. 望久宁非惑:希望人们长久地不要感到困惑。
  30. 君看古人像:你看古代画像。
  31. 存者百无十:留下的只有十个。
  32. 惟能慎厥修:只能够谨慎地修道。
  33. 庶几为永则:希望这样做就能成为永久的法则。
    赏析:
    此篇是一首题画诗。钟希哲是台州人,擅长写人物肖像。他年轻时,曾拜一位画家为师学画,后来在成化二十年春,和同学沈启南一起拜访他。钟希哲给同学们的印象很深,因此他很高兴地挥笔写下这首诗,并把它写在豫章堂中。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五十岁又是一个年头,转眼间,人老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形象也就难以保存了。诗人感叹岁月流逝,生命短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的生命、容颜、精神等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以及艺术创作的艰辛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