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斜带越台高,远送清光照锦袍。
势夺潮声雄鼓角,波分海色壮旌旄。
浮云深控嫖姚骑,秋水常函别驾刀。
翻恨普天无战斗,临觞不得更投醪。
【注释】
①越台:指越国故地的台城。②清光:明亮的月光。③潮声雄鼓角:指潮水的声音像鼓角一样雄壮。④海色壮旌旄(jiānmáo):《后汉书·王充传》载,汉武帝时,李广利伐大宛,得汗血马,天子以为殊绝,命伯玉等持节使四郡比千乘共市丝绢,以和外国。王充《论衡·薄葬篇》曰:“汉兴,西域通朝庭,然尚封为列侯。”这里用李广利事来比喻周都阃。⑤浮云深控嫖姚骑:指在深山里控制着强大的骑兵力量。⑥别驾刀:古代官员的佩刀。⑦普天:天下。⑧投醪(láo):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诗人通过咏叹“明溪”,赞颂了周都阃的威武,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当时战乱无宁、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愤慨之情。全诗风格悲凉沉郁,意境雄浑阔远。
首句“明溪斜带越台高”,写诗人对“明溪”的赞美之情。越台,泛指越地的高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弯弯曲曲、斜斜地伸进越地的溪流,就像一条高高的台子,显得那么雄伟壮观,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光明,而不是黑暗。“明溪”是诗人对“越台”的赞誉,也是对周都阃的赞美之意。
颔联“势夺潮声雄鼓角,波分海色壮旌旄”,描写了“明溪”的壮丽景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溪水的气势强大有力,仿佛能将潮水声夺去;溪水的波涛汹涌澎湃,仿佛要将大海的颜色分出去一半。这里的“潮声”是指钱塘江潮水声,而潮水又常常与鼓角声相合;“海色”既指钱塘江,也暗喻周都阃。诗人通过对钱塘江潮水与海色的描述,形象地描绘出“明溪”之水的壮美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明溪”的喜爱。
颈联“浮云深控嫖姚骑,秋水常函别驾刀”,进一步描绘了“明溪”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周都阃的赞美之情。这里所说的“浮云”是指云雾缭绕于山间,而“嫖姚”则是古代名将楼兰的名字,这里是以楼兰自喻,表明自己有如楼兰一样的英勇;“别驾刀”,是指古代官印上的一种刀形印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浓密的白云紧紧控制住山上的骑兵;清澈的水面上,常常可以见到别驾刀的影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明溪”之水的美景,还表现出了诗人对“明溪”之美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明溪”之水的描绘,赞美了周都阃的英雄气概。
末联“翻恨普天无战斗,临觞不得更投醪”,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痛恨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我却不能尽情欣赏,只能独自饮酒消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周都阃的敬仰之情,还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为国家效力的遗憾之情。诗人通过对“明溪”之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人通过咏叹“明溪”,赞颂了周都阃的威武,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当时战乱无宁、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愤慨之情。全诗风格悲凉沉郁,意境雄浑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