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仙令鹔鹴袍,风雪褰帷拥佩刀。
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
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
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
诗句解析与译文:
春生仙令鹔鹴袍 - 春天来临,李明府(李县尉)穿戴着象征着高贵的鹔鹴袍。这里“春生”可能是形容万物复苏的春天,而“鹔鹴袍”是古代官员常用的服饰,通常由黑色、白色或棕色等颜色构成,代表着尊贵和权威。
风雪褰帷拥佩刀 - 在风雪中,李明府拉起帷幕,手持佩刀。这里的“风雪”描绘了一种寒冷和艰难的局面,而“褰帷”是一种保护措施,用以抵御恶劣天气对住所的影响。李明府可能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任务做准备或者需要应对当前的困境。
忽忆鸣珂双阙迥 - 突然之间,他回忆起了皇宫中的辉煌景象。“鸣珂”是指古代官员的冠饰,“双阙”指的是古代宫殿的两侧高耸的城楼,这里用来象征皇权。
翻然飞舄五云高 - 李明府突然想起了自己曾有的荣耀,如同飞翔的靴子升到了云端。“翻然”表示突然之间,“飞舄”则暗指曾经的荣光和权力,“五云”则意味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势。
朝堂不改燕山色 - 尽管历经沧桑,朝堂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朝堂”指的是朝廷或者政治中心,“燕山色”可能是指北方特有的山色或者是比喻国家的安宁。
计吏宁分汉主劳 - 李明府在为国家效力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辛苦。“计吏”指的是负责计算税收的官吏,而“汉主”指的是汉朝的君主,这里用来比喻李明府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正当的,不应当感到辛苦。
为政只今多异迹 - 现在的治理方式已经有很多不同于过去的地方。“为政”指的是治理国家,“只今”表示现在,“异迹”则是与众不同的做法或政策。
须知帝力到秋毫 - 皇帝的力量无处不在,即使是最微小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其影响。“秋毫”是古代一种小毛笔,用来书写细小的文字,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影响力非常广泛且深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明府的官员在面临困难时的心理变化和思考,从最初的准备和挑战,到最后的领悟和自我肯定。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鹔鹴袍”、“风雪”、“双阙”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权力、责任和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同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对比,诗人展现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