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札清秋问解携,郡斋吟眺楚云低。
大夫持宪临诸粤,使者徵兵出五溪。
白日自流荒徼外,青山不尽夜郎西。
于今万里看铜柱,何意中原厌鼓鼙。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接着是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寄刘子成 - 这是写给刘子成的诗,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
书札清秋问解携 - 书信中询问是否可以告别(解携)。书札是一种古代的书信形式,清秋则指秋天,这里可能是指秋天这个季节。
郡斋吟眺楚云低 - 在郡斋(即官署)里吟诵、眺望,看着楚国的云彩很低。郡斋指的是官署,吟诵意味着朗诵诗词,眺则是眺望的意思,楚云低可能是指楚国的天空。
大夫持宪临诸粤 - 大夫拿着法典降临到广东地区。持宪可能是指执掌法律,岭南地区通常被称为“诸粤”,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使者徵兵出五溪 - 使者征召士兵从五个山峡出发。徵兵可能是指征兵,五溪可能是指五个山区或者峡谷,这些地方在古代可能属于偏远的地区。
白日自流荒徼外 - 白日随着河流流到了荒凉的边疆之外。荒徼外可能是指边疆,白日自流可能是指太阳在河上移动。
青山不尽夜郎西 - 青山连绵不绝,直到夜郎西边。夜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一带,这里是用来形容山脉绵延不绝的景象。
于今万里看铜柱 - 直到现在,我们还能远望到铜柱(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标志物或纪念碑)。
何意中原厌鼓鼙 - 为什么中原会厌倦战鼓和鼙鼓的声音?中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厌鼓鼙可能是指厌倦战争的喧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远方朋友刘子成思念之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