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杯酒郡城楼,倚槛高临落日愁。
河朔浮云连巨麓,太行春雪照邢州。
自怜叔夜常多傲,无那相如故倦游。
画省少年人所羡,风尘岂亦念淹留。
郡城西楼
使君杯酒郡城楼,倚槛高临落日愁。
河朔浮云连巨麓,太行春雪照邢州。
自怜叔夜常多傲,无那相如故倦游。
画省少年人所羡,风尘岂亦念淹留。
注释:
(1)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酒宴上与同僚欢聚,共饮美酒。郡城:指某州的治所。西楼:即高楼、高楼上,指州城的西楼或州衙。
(2)叔夜:指的是晋代的嵇康。嵇康以清谈著名,被司马氏所忌,后因事被害。
(3)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曾出使西南夷,因途中生病而滞留。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郡城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站在郡城西楼上,眺望着落日余晖中的景色,心情十分忧愁。他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和遭遇,不禁感慨万分。
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使君杯酒郡城楼”,表达了诗人对郡城主人的敬仰之情。第二句“倚槛高临落日愁”,则写出了诗人独自登上西楼,面对落日余晖,感到孤独无助的心情。第三句“河朔浮云连巨麓”,描绘了黄河以北地区的壮丽景色。第四句“太行春雪照邢州”,则写出了邢州地区春日里的美景。这四句话都紧扣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自怜叔夜常多傲,无那相如故倦游”,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其中“叔夜”指的是晋代的嵇康,他曾以清谈名士著称于世,但由于受到司马氏的打压而被迫隐居。“相如”则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他曾经出使西南夷,由于途中生病而滞留不归。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画省少年人所羡,风尘岂亦念淹留”,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态度和看法。其中“画省”指的是官府的办公场所,而“少年人”则是指年轻的官员们。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看法,他认为官场中的年轻官员们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事业,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名利和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风尘生活的厌倦,希望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平淡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郡城西楼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官场生涯的看法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