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
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
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
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
【注释】
邢台:在今河北邢台市。
郡斋:指官府的书斋,这里借指自己的书房。
落日登临醉眼开:夕阳西下时登上山巅,酒意已浓,醉眼惺忪,但登高望远仍兴致勃勃。
春树万家漳水上:春天来临时,漳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
白云千载太行来:形容太行山连绵不断,如千年的白云。
孤城自老风尘色:孤零零的一座古城,经历了无数风雨,已变得苍老了。
傲吏终惭岳牧才:一个有才能的官员,最终感到自己与名将相比,还差得太远。
便觉旧游非浪迹:意识到过去的游历并非虚度时光,而是真正的经历。
蓟门:古地名,在今北京市。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高望远、怀古感怀之作,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功名得失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一生功业的自我评价。全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
首联“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写诗人在官邸西北面看到了邢台的景色,夕阳西下时登上山巅,酒意已浓,醉眼惺忪,但登高望远仍兴致勃勃。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境,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大自然的美景与历史沧桑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功业的评价,认为自己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与名将相比,还有差距。
颈联“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我评价。这两句以孤城和傲吏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得失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尾联“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是全诗的收束部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的反思和总结,认为那些看似虚度的岁月其实都是真实的经历,而那些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和信心,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等待自己去把握和实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得失的感慨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