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夔龙近法筵。
云里金茎通御气,宫中玉树隐祈年。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
闻道至尊歌白雪,小臣还献郢人篇。
元日早朝
诗句解读:
- “禁城春色引朝天”: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如何吸引着人们来到京城。禁城即指皇宫,春色则是指春天的景象和气息。这里的“引朝天”意味着春天的美丽景象吸引着人们去朝见皇帝。
- “接迹夔龙近法筵”:形容皇帝的威仪如同传说中的帝王一样,令人敬畏。接迹夔龙指的是皇帝的形象,法筵则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强调了皇帝的威严和崇高地位。
- “云里金茎通御气”:描述了皇帝身边的重要物品——金茎,它连接着天空和皇帝,象征着皇帝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 “宫中玉树隐祈年”:用玉树比喻宫中的树木或建筑,它们在皇家庭院中默默生长,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祈年”意味着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描绘了京城周边的风景和边疆的形势。这里的“西山亭障”指的是西山上的亭台楼阁,而“蓟”是古地名,位于今北京附近。“朔漠”则指北方边塞地区。这两句诗展现了首都周围的自然风光和边疆的辽阔疆土。
- “闻道至尊歌白雪”:提到了皇帝喜欢唱歌,特别是关于《白雪》这首古代诗歌。这里的“白雪”是指《诗经》中的《周南·关雎》之二首之一,其中第一首《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首诗被后人传唱,成为歌颂美好爱情的经典之作。
- “小臣还献郢人篇”:最后一句提到了诗人自己,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仍然想为皇帝献上自己的诗歌。这里的“郢人篇”指的是屈原的《哀郢》,是一首抒发个人遭遇不幸而感慨万千的诗歌。
译文
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夔龙近法筵。
云里金茎通御气,宫中玉树隐祈年。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
闻道至尊歌白雪,小臣还献郢人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宫廷颂诗,通过赞美皇帝的威严和才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夔龙”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尊贵,“金茎”则暗示了皇家的地位和权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边疆局势的关注,展现了首都周边的自然风光和边疆的辽阔疆土。此外,诗中还引用了古代诗歌《白雪》和《哀郢》,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政治色彩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它既赞美了皇帝的英明和威严,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