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河朔饮,辄忆广陵涛。
起色含佳句,流光逼浊醪。
兴缘知己尽,名岂罢官高。
髀肉看如此,何论长二毛。

【注释】

夏日东村卧病 其七:夏日,指夏季;东村,泛指家乡。卧病,因病在家乡卧床休息。

每逢河朔饮:每遇河、朔一带的聚会饮酒时。“河朔”,泛指南方边境地区。

辄忆广陵涛:每至此时总是想起江边宽阔的波浪。“辄”就,常常。

起色含佳句:意谓诗中字句有起色之美。“起色”,指文章或诗文的开端部分。

流光逼浊醪:流光催人,令人酒醉。“流光”光阴。

兴缘知己尽:因知己(朋友)而兴起,因知己而尽兴。

名岂罢官高:名声岂止是官位高。

髀肉看如此:大腿上的脂肪已经长到这样的程度了。“髀肉”,大腿上的肉。

何论长二毛:何必再长出白发呢。

【赏析】

此为诗人于盛夏之月,因久病在家,故作闲情逸致,写一诗寄与亲友,以解愁闷。诗中虽无一字言病,然句句皆关疾病,且以“病”“卧”二字统率全篇。首联点明季节,即夏日。次联承上启下,总领全诗,说每到河朔一带聚会饮酒之际,便想起江边宽阔的波浪。颔联写景抒情,说诗中字句有起色之美,光阴催人,令人陶醉。颈联写由饮酒而引发的联想,说自己因知己而兴,因知己而尽兴,名声岂能只是官位高?尾联以反问作结,说何必再长出白发呢?

全诗四联,前两联写病况,后两联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三联,以“兴缘知己”和“名岂罢官高”两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

此诗语言平易,不事雕琢。全诗以“卧病”开篇,又以“卧病”作结,首尾呼应,脉络分明。诗中的“病”,既是实指,又是虚指。既是指诗人自己,又是指他人。从实指上看,诗人因病卧病在家;但从虚指上看,诗人通过“病”这一字眼,写出了因“病”,而思朋念友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