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注释
- 书生:读书人。
- 销魂:形容因悲伤、失望、痛苦等心情而极度悲伤,魂魄也为之消减。
- 几处:多少。
- 沧波:沧海之波,比喻世事变化。
- 传道:传播道理,引申为宣扬、推荐。
译文
书生为何要白白地消磨自己的魂魄?极目远眺,萧条的景象让人无法言说。
有几处渔人在夕阳下唱着歌,千家灯火在黄昏时分隐隐约约。
我身衰力微,难以泛舟出海,囊中已空,但仍然怜惜那些残壁断垣。
我向世人宣扬圣明的君主更美好的政治,不禁心潮澎湃,俯视天地间的一切。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漫兴》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和夜晚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第一句“书生何事漫销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无奈感。书生本应为国家效力,然而现在却只能在这里消磨时光,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失落和困惑。
第二句“极目萧条莫可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萧条的景象。这种景象使他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默默地感叹。
第三句“几处渔歌沈白日”,通过描写渔民的生活来展现社会的一角。虽然社会不太平,但是仍有人过着平静的生活,这使诗人感到一丝欣慰。
第四句“千家灯火隐黄昏”,通过描写夜晚的灯光来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尽管社会不太平,但人们的生活仍在继续,这是诗人所希望看到的。
最后两句“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年迈体衰,无法远行,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同时,他也感叹自己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但仍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
这首诗通过对渔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国家的大事,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生活和身边的人。这种思想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