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每得度春风,三十年来事不同。
重利尽归苍徼外,良家多在绿林中。
鲜肥此日称奢俗,机杼何人号女红。
昨夜分明逢地震,谁将消息达宸聪。

注释:

  1. 时事:时局形势。
  2. 少时每得度春风:年轻时经常能度过春天。度,度过。
  3. 三十年来事不同:三十年里,事情已经变得不同了。事,事情。
  4. 重利尽归苍徼外:重利,即重税。苍徼外,指边境之外,边疆以外。
  5. 良家多在绿林中:良家,好的人家。绿林,古时指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起兵反王莽时所建立的根据地。这里指好人家多在绿林山一带。
  6. 鲜肥此日称奢俗:称,称赞。鲜肥,指美味的食品如鱼肉等。此日,今天。
  7. 机杼何人号女红:机杼,织布机,这里指纺织。号,称呼。女红,女子的手艺、技能,这里指纺织。
  8. 昨夜分明逢地震:昨夜,昨天晚上。分明,清楚。地震,大地震动。
  9. 谁将消息达宸聪:宸聪,皇帝的意思。将消息传达给皇帝,使皇帝了解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少时每得度春风”描述了作者年轻时经常能度过春天的情景。这里的“春风”象征着和平与繁荣,而“度”则暗示了这种和平与繁荣的短暂性。
    第二句“三十年来事不同”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变化。这里的“事”指的是国家的政事,三十年的时间里,国家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反映了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
    第三句“重利尽归苍徼外”则是对当时税收制度的描述。这里的“重利”指的是沉重的赋税,而“苍徼外”则是指边境之外的地方。这说明当时的赋税制度已经达到了极端的地步,百姓们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
    第四句“良家多在绿林中”则是对当时社会阶层的描述。这里的“良家”指的是好的人家,而“绿林”则是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据地之一。这说明当时的农民起义已经非常普遍,许多百姓都被迫卷入其中,成为了起义的一员。
    最后两句“鲜肥此日称奢俗”和“机杼何人号女红”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描述。这里的“鲜肥”指的是美味的食品如鱼肉等,而“奢俗”则是指奢侈的生活习俗。而“机杼”是织布机的象征,这里指纺织。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最后一句“昨夜分明逢地震”则是对自然灾害的描述。这里的“昨夜”指的是昨天晚上,而“分明”则是指清楚地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而这首诗通过描写地震这一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