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历落未称贤,短发萧萧又莫年。
绿野色随鸠杖底,白云影到鹖冠前。
鲸波目断三山杳,鸟道心飞五岳旋。
伫立溪头饮水罢,一瓢高挂乐尧天。

【注释】

倚杖:靠着手杖。嵚崎历落:形容身材魁伟高大。未称贤:不称贤良。萧萧:形容头发稀疏,像秋天飘零的草木。鸠杖:一种用梧桐木制成的手杖,古代隐士常用以代替拐棍。“绿野色”两句:意指隐者在山林中行走,绿野景色随着他的杖影移动,白云的影子投射到冠前。鲸波:比喻大海。目断:目光所及之处。三山: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鸟道:形容险峻的道路。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这里指隐者的家或居处。乐尧天:快乐地度过美好的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后所作。诗人在诗的开头就写到了自己“倚杖”,然后写到自己“未称贤”。这两句诗写出了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得到重用的无奈心情。接下来诗人写到“短发萧萧又莫年”。这里的“萧萧”指的是自己的白发。诗人说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但是还没有被重用到贤人的地位,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写到“绿野色随鸠杖底”,意思是说在行走的时候,绿野的景色都随着自己的杖影而改变。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自己行走时的快乐心情。接着诗人写到“白云影到鹖冠前”,意思是说在自己的头上可以看到白云的影子,这是非常难得的美景。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自己欣赏大自然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诗人写到“鲸波目断三山杳,鸟道心飞五岳旋”。这里的“鲸波”“三山”“五岳”都是指代隐者居住的地方。诗人说自己的目光所及之处是大海,心中的向往是五岳。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写到“伫立溪头饮水罢,一瓢高挂乐尧天”。在这里,诗人说自己在溪头停下了脚步,喝了一口水。然后他把自己的瓢挂在了树上,准备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