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秋日 其二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注释:
秋日 其二:秋天的诗篇(组诗)。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这物还可以值得爱惜,什么官职不可罢除呢?
驱驰如昨日:奔走忙碌如同昨天一样。
药饵更清秋:服药吃药更加感到清冷的秋天。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名声已经遭受万人唾弃,家徒四壁,忧愁满怀。
南山归自好: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南山自得其乐。
沮溺本同流:像伯夷、叔齐那样,本来都是一条河流的水,现在却分道扬镳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此物还堪惜”表明作者认为官场生活不值得留恋,即使有才华也难以施展;“何官不可休”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愤慨之情。接下来的“驱驰如昨日”,则生动地描绘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劳累,仿佛时间倒流,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忙碌和劳累似乎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寂寞。而“药饵更清秋”一句则暗示了作者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官场生活的艰辛和疲惫。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转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名已千人废”,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众人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家徒四壁愁”,则形象地展示了他失去家园后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然而,即便如此,他也并未完全沉沦下去,而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即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
最后一句“南山归自好”,则直接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希望像陶潜那样过上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自在的生活。而“沮溺本同流”一句,则是对伯夷、叔齐两人的评价,他们原本是志同道合的友人,但最终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里用“同流”一词,既表现了他们的友情,又暗含了他们命运的不同和结局的悲剧性。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生活的忙碌与劳累、失去支持与信任的失落、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好友的友谊与分歧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人生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