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堂红烛影摇光,箫鼓声繁绕玳梁。
频传帘外催妆急,无语相看各断肠。
鸾台宝镜生离色,鸳带罗衣惜别长。
香霭屏帷凝彩扇,风轻帘幕拂新妆。
新妆不用铅华饰,梅雪繇来羞并色。
倾国倾城自绝群,飞琼碧玉惊相识。
相顾含情泪暗弹,可怜未识别离难。
遥遥此夜离香阁,去去行装不忍看。
欲作长歌一送君,未曾搦管泪纷纷。
追思昔日同游处,惆怅于今各自分。
昔日同游同笑语,依依朝夕无愁苦。
春阁连几学弄书,秋床共被听风雨。
更忆此时君最小,风流早已仙姿袅。
雪句裁成出众中,新词欲和人还少。
往事悠悠空自思,从今难再不胜悲。
休题往日今难再,但愿无愆别后期。
别后离多相见稀,人生不及雁行飞。
杳杳离情随去棹,绵绵别恨欲牵衣。
恋别牵衣不可留,张帆鼓吹溯中流。

送妹琼章于归

昼堂红烛影摇光,箫鼓声繁绕玳梁。
频传帘外催妆急,无语相看各断肠。
鸾台宝镜生离色,鸳带罗衣惜别长。
香霭屏帷凝彩扇,风轻帘幕拂新妆。

注释:

  • 昼堂:白天的殿堂。
  • 红烛:点燃的红色蜡烛。
  • 箫鼓声:吹箫打鼓的声音。
  • 鸾台宝镜:神话中的鸾凤之台,宝镜。
  • 鸳带罗衣:用鸳鸟和罗织物制成的衣服。
  • 香霭:形容香气弥漫的样子。
  • 屏帷:屏风和帷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妹妹回乡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首句“昼堂红烛影摇光”描绘了白天堂堂中摇曳的红烛光芒,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箫鼓声繁绕玳梁”来表现宴会上的热闹场面,但同时暗示了宴会上的喧嚣与纷扰。

第二句“频传帘外催妆急”则进一步突出了送别时的紧迫感。诗人通过描述频繁传来的催促化妆的声音,表达了对妹妹即将离去的不舍和焦虑。第三句“无语相看各断肠”则深化了这种别离的情感,表达了两人无言相对、各自心中涌起的悲伤。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分别以“鸾台宝镜生离色”、“鸳带罗衣惜别长”和“香霭屏帷凝彩扇”、“风轻帘幕拂新妆”为题,描绘了离别时的各种细节。这些细节不仅反映了离别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例如,“鸾台宝镜生离色”中的“鸾台”,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而“生离色”则暗示着离别带来的痛苦和哀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同窗共读、共同经历风雨的日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然而,现实却是“去去行装不忍看”和“欲作长歌一送君”,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最后两句“追思昔日同游处,惆怅于今各自分”则是对过去友谊的回顾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