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飘翻,花阴转、露华明月。
风正起、深闺乍冷,罗衣寒怯。
络纬啼寒催短梦,怨蛩声咽悲长别。
叹可怜、回首又关情,新鶗鴃。
憔悴尽,清秋节。
增怅望,肠如结。
见几行征雁,锦书周摺。
唳落西楼飞不定,音传塞北浑难说。
问天涯、归去是何时,情凄切。

译文

梧树叶子纷纷飘落,花影转过露水洒满月色。
秋风劲吹,深闺乍冷,罗衣寒得人颤栗。
蟋蟀在寒夜中啼鸣,催促着短梦的结束,而怨鸣的蛩虫声更添了几分悲凉。
可惜啊!转眼间又将分别,我回头又牵挂那远方的心上人。
憔悴消瘦到了秋天,心中满是忧愁和怅惘。
只见一行行大雁南飞,书信折叠起来也难以传达。
雁群惊叫西楼之上,声音凄切回荡在耳边。
问天涯归去何时?情感凄凉至极。

注释

  • 梧叶:一种常绿乔木的叶子,秋天会变成黄色或红色。
  • 花阴:指花下的阴影,这里泛指秋天的花。
  • 罗衣:指女子的衣服,常用来比喻女性的柔美。
  • 络纬:即蟋蟀,一种昆虫,古人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声音。
  • 新鶗鴃:一种鸟类名。
  • 几行征雁:几只飞翔的信使。
  • 锦书周折:用彩色丝线缝制的书信,比喻书信内容复杂或表达情感曲折。
  • 唳落:雁叫声。
  • 塞北:古代指北方的边塞地区。
  • 情凄切:感情极其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首句“满江红”直接点明了季节和景象,接着“闻雁”二字引出了主题,通过听秋风吹起、看到梧桐落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的几句通过描写人物的感受和心理活动,进一步渲染这种氛围。特别是“罗衣寒怯”、“络纬啼寒催短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且充满哀愁的世界。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通过“清秋节”和“肠如结”等词汇,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见几行征雁,锦书周折”则暗示了远方亲人的消息无法传递,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最后两句“问天涯、归去是何时,情凄切”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期待。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