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吹袂步晴堤,晓树拖岚路欲迷。
茅屋可容溪月小,钓船不碍石桥低。
原田布谷催春草,篱落炊烟报午鸡。
寂莫逋仙千载后,何人真隐上新题。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山中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前四句写山居的景色与情趣:

轻风吹拂着衣袂,我在晴朗的堤上漫步;晨雾中的树木仿佛在拖曳着岚气,小路也迷惘起来。

茅草屋可以容纳溪边的月亮,小溪里的船不妨碍过桥。

田野上的布谷鸟催促着春草萌生,篱笆旁袅袅升起炊烟预示着午后的鸡鸣。

中间四句写田园生活的情趣:

空旷的田野里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提示着春草的萌生;篱笆旁边袅袅升起的炊烟,预示着中午的鸡啼。

幽静的山林中,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鹤唳,令人心神陶醉。

山间小路上,常有行人行走,但那行人似乎并不匆忙。

山野之间,常有农夫耕作,那农夫似乎也并不劳累。

山间溪流边,常有渔夫垂钓,那渔夫似乎也并不疲倦。

山间的小路上,有时有牧童骑着牛儿,那牧童似乎也并不疲倦。

后四句写山居之乐:

寂寞的山居已有千年历史,如今又有谁真正隐居于此?

诗人以“逋仙”自比,说自己虽隐居于深山之中,但心中仍想着人间的繁华。

他希望世人也能像自己一样,既能享受山林的清幽,又能体验人间的繁华。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宁静,充满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