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杉制器五尺强,棬如胡椅长如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译文】
吴地杉木制作的器物,五尺长强。弯曲如同胡椅,又长又宽像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注释】
柬:赠送。
陈玉汝:指陈玉汝(生卒年不详),字玉汝,号东皋,南宋淳祐进士。
吴制:吴地的器物,即吴地所产的器具。
棬(quān):弯曲。
胡椅:即胡床,一种可折叠的椅子。
簟(diàn):一种竹制的席子。
曲木枕:弯曲木制的枕头。
意匠:匠心或设计者。
高眠稳坐:高枕而卧,安坐舒适。
箕(jī)踞:箕形的坐法。
潘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
陆橘:一种果实,味苦,可食。
黄香:东汉末年人,字文远,以孝行著称。
【赏析】
本诗前半部分赞美了陈玉汝所制的器物,表现了作者对陈玉汝工艺的欣赏;后半部分则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人生、友情和物欲的看法。诗人通过赞美陈玉汝之器,表达了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体认。
首联写吴地杉木制成的器物,五尺长强。“棬”是弯曲的意思,“胡椅”是可折叠的椅子,“长”与“床”对举,说明器物的用途。
颔联描绘了一件精美的物品:方藤细簟曲木枕。颈联进一步展开对这件物品的赞美,说其设计精巧,既适合高眠,又能安坐舒适,坐卧都无妨。“非”表示否定,“不”表示肯定,这里用两个否定词连用,加强了否定的语气。“不”字在这里也含有“岂”的意思,意思是说“难道能这样吗?”“箕踞”是箕形的坐法,形容坐得很随便;“僵”是僵硬的意思,形容睡得很死。“坐非”和“眠非”都表否定,强调了器物的功能。这两句是对器物功能的高度概括,突出了这个器物使用方便的特点。
尾联写了诗人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万物各有用处,一件东西可以有多种用途,这是自然规律。诗人说:“一物两用无遗长”,意思是说一件东西可以用来做两件不同的事情,没有浪费。诗人还说:“由来万物各有用”,这是对上句的解释。诗人还谈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意思是说自己一辈子不会向人乞讨(因为自己有口饭吃),只要和你有情义,哪怕有物质的东西也是好的。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淡泊名利、重情好义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诗人说:“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黄香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贤才,他的母亲病重,他每天夜里扇枕求凉,为母亲降温。这里诗人以黄香为榜样,劝诫友人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高堂”是长辈的家,“蒸郁”是热气腾腾的意思。这里的“高堂”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家,而“无蒸郁”的意思是说家里没有热气腾腾的现象,说明家中清静,没有喧闹,所以诗人劝友人珍惜时光,不要浪费时间。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