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鼓棹入林皋,胜地攀缘兴转豪。
帆影乱飞京口渡,滩声骤激海门涛。
布金法界栖云净,浮玉仙岩架壑高。
石壁留题俱幼迹,摩挲读遍首频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提示信息来分析赏析。
游焦山
江天鼓棹入林皋,胜地攀缘兴转豪。
帆影乱飞京口渡,滩声骤激海门涛。
布金法界栖云净,浮玉仙岩架壑高。
石壁留题俱幼迹,摩挲读遍首频搔。
注释:
①江天:指长江之水天一色的辽阔景象。
②林皋:指树林、草地。
③胜地: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④京口渡:地名,即今天的镇江市丹徒区境内的京口镇。
⑤法界:佛教语,指佛法的领域。
⑥浮玉:形容山势高峻,如浮在水面上的美玉。
⑦石壁:指岩石的壁。
⑧幼迹:幼时的字迹。
译文:
在长江中乘着船儿划桨,进入茂密的树林和草地,景色优美的地方,心情更加豪壮。
在江面上帆影飘飞,仿佛进入了京城;在江滩上水声急促,仿佛进入了大海。
佛家讲求清净无染,这里云彩也显得十分清净;仙境中的山峰高耸入云,好像架设在山间沟壑之上的一座高塔。
在岩石壁上留下了自己稚嫩的字迹,反复摩挲读来,不禁感到心烦意乱。
赏析:
这是写诗人游览焦山时所见所感的诗作。全诗四联八句,每句六字。前三联写景,后一联抒情。前三联先写登山入林,再写江行观景,最后以登岸留题结尾,层层深入,意境阔大;后一联则写在崖壁上题诗留念,字字珠玑,情深意长。诗中用笔自然流畅,语言清新隽永,富有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