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五度到天平,灵寿初携赐杖行。
丹壑长留松桧色,白头偏系薜萝情。
盘纡树杪双林出,卓立云端万笏迎。
更向层云攀绝顶,吾将此地学无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又登天平山
- 天平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太行山中的一座山峰。
- “又”表示诗人再次登山。
十年五度到天平
- “十年五度”表示诗人已经多次来到天平山。这里的“五度”可能指的是五次登山的时间,也可能有其他的文学含义(如五行、五行山等)。
灵寿初携赐杖行
- “灵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
- “初携”表示刚带。
- “赐杖”是皇帝赏赐给官员的拐杖,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得到了某种荣誉或支持。
- “行”表示旅行、行走。
丹壑长留松桧色
- “丹壑”指红色的山壑,形容山景壮丽。
- “松桧”是一种常绿乔木,象征坚韧和长寿。
- “色”表示颜色,这里指山的颜色。
白头偏系薜萝情
- “白头”表示年老。
- “系”表示依恋、牵挂。
- “薛萝”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隐逸生活,这里可能表示诗人追求隐居的愿望。
- “情”表示情感,这里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盘纡树杪双林出
- “盘纡”意为曲折盘旋。
- “树杪”指树梢。
- “双林”可能是指两座山峰或两种不同的树木。
- “出”表示出现、显现。
卓立云端万笏迎
- “卓立”意为高耸直立。
- “云端”指天空中云雾缭绕的地方。
- “万笏”指多如笏石般的云朵。
- “迎”表示迎接、招揽。
更向层云攀绝顶
- “层云”指层层叠叠的云彩。
- “攀绝顶”指攀登至山顶。
- 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达到最高境界的决心。
吾将此地学无生
- “吾将此地”指我将在这里学习。
- “学无生”意为学习不生不死的道理,即超越生死的境界。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他渴望超脱尘世束缚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平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攀登山峰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丹壑”“松桧”“薜萝”,以及“云”“笏”,营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认为只有超越生死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无生。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