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南游向南国,轻舟浩荡随所适。
雨缆朝辞楚岸沙,风帆远挂吴山色。
毗陵城东好山水,平湖方田渺萧瑟。
锡山惠峰俱在眼,舟人野夫相与识。
谷口浮云乍有无,林间细路仍荆棘。
锡山李侯邀我游,此兴岂待相促迫。
是时江湖足风雨,城郭半化为沟洫。
苔深石滑苦不支,屐倒筇颠正愁剧。
匆匆挥手谢使去,还家仰天空叹息。
向来经过信偶尔,岳麓险绝西湖僻。
宁知咫尺不相遭,恐是山灵阙题籍。
潦倒谁开摩诘图,依稀尚有元龙宅。
元龙旧是湖海豪,作官十年归未得。
挥毫赋诗本无意,况我与子同宿昔。
炎天倦眼藉披豁,从事索诗如传驿。
却恐诗成卷送还,高堂素壁空相忆。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从前南游向南国,轻舟浩荡随所适。
雨缆朝辞楚岸沙,风帆远挂吴山色。
毗陵城东好山水,平湖方田渺萧瑟。
锡山惠峰俱在眼,舟人野夫相与识。
谷口浮云乍有无,林间细路仍荆棘。
锡山李侯邀我游,此兴岂待相促迫。
是时江湖足风雨,城郭半化为沟洫。
苔深石滑苦不支,屐倒筇颠正愁剧。
匆匆挥手谢使去,还家仰天空叹息。
向来经过信偶尔,岳麓险绝西湖僻。
宁知咫尺不相遭,恐是山灵阙题籍。
潦倒谁开摩诘图,依稀尚有元龙宅。
元龙旧是湖海豪,作官十年归未得。
挥毫赋诗本无意,况我与子同宿昔。
炎天倦眼藉披豁,从事索诗如传驿。
却恐诗成卷送还,高堂素壁空相忆。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风景并抒发友情的诗歌。诗人陈与义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自己与友人的相聚和别离,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的开头“我昔南游向南国”一句,诗人回忆起了曾经的南游经历,那时的他心情愉悦、自由自在。然而,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不久之后,他就不得不告别这段美好的时光,继续他的旅程。
接下来的诗句“雨缆朝辞楚岸沙,风帆远挂吴山色。”描述了诗人在离开之前的情景。他乘坐的小船在清晨的时候离开了长江边,船上装载着一些书籍和其他物品。当船只驶向吴地时,风帆在天空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他即将离去的消息。
“毗陵城东好山水,平湖方田渺萧瑟”两句则是对目的地的描述。毗陵城东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而平湖则呈现出一片荒芜的景象。这两句话既描绘出了当地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即将面临的生活挑战。
在“锡山惠峰俱在眼,舟人野夫相与识”中,诗人提到了他将要拜访的友人李侯。他们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遇,如今又在同一片山水之间重逢,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谷口浮云乍有无,林间细路仍荆棘。”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他需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走过一条崎岖的小道。这些困难虽然让他感到痛苦,但也让他更加坚定地想要完成这次旅行。
“锡山李侯邀我游,此兴岂待相促迫。”一句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尽管李侯已经邀请了他多次,但他仍然决定推迟这次旅行。这表明他非常珍惜和李侯之间的这份友谊,不愿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
在“是时江湖足风雨,城郭半化为沟洫”两句中,诗人描述了当时江湖地区的状况。由于连年的大雨和洪水,城市和乡村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整个地区变得荒凉而破败。这一景象也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苔深石滑苦不支,屐倒筇颠正愁剧”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困难。山路崎岖不平,石头上的苔藓又厚又滑,这让诗人感到非常艰难。而当他跌倒时,更是让人感到心痛不已。
“匆匆挥手谢使去,还家仰天空叹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结束的不舍和遗憾。他挥手告别了陪伴他的友人李侯,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然而,当他回到家中时,却只能抬头仰望天空,深深地叹息。
最后一句“向来经过信偶尔,岳麓险绝西湖僻”,回顾了诗人过往的经历。他曾路过岳麓和西湖等地,但每次都觉得它们太过偏僻和险恶。然而,这次旅行却让诗人感受到了不同的风景和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