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龙气去复来,长风万里黄云开。
手提三尺视六合,酒酣独上歌风台。
大风之歌何壮哉,樽前洒泪数行下。
当时听者翻悲哀,沛中小儿解击鼓。
不见干戈见歌舞,三户丘墟已灭秦,两生制作空逃鲁。
君王自信材且武,衣冠士人弃如土,大风之歌竟何补。
李侯自是江东儒,壮年挟策事明主。
平生慷慨心好古,亦欲南游吊徐楚。
是时朝多贤俊臣,坐令四海无兵尘。
礼乐成俗忠孝敦,君亦还家怀老亲。
君归试问荆与榛,岂无儒硕遭沈沦。
丈夫勋业共努力,君今岂是江湖人。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李舍人送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芒砀龙气去复来,长风万里黄云开。(第一句:描绘了李舍人的气势如龙,长风万里,黄云开合的场景。)
手提三尺视六合,酒酣独上歌风台。(第二句:李舍人手持三尺剑,俯瞰天下,独自登上歌风台。这里用“尺”来形容李舍人的英勇气概。)
大风之歌何壮哉,樽前洒泪数行下。(第三句:表达了对李舍人英雄行为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愤和哀叹。)
当时听者翻悲哀,沛中小儿解击鼓。(第四句:表达了当时听众对李舍人的哀悼,而沛中的孩子们也能理解并参与其中。)
不见干戈见歌舞,三户丘墟已灭秦,两生制作空逃鲁。(第五至六句:描绘了战争的结束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但同时暗示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人手中。)
君王自信材且武,衣冠士人弃如土,大风之歌竟何补。(第七至八句:表达了对君王的失望,认为他的自信和才华并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李侯自是江东儒,壮年挟策事明主。(第九句:李舍人是江东的读书人,年轻时就有机会为明君效力。)
平生慷慨心好古,亦欲南游吊徐楚。(第十句:表达了李舍人的豪情壮志,想要南下去祭奠徐楚等人的坟墓。)
是时朝多贤俊臣,坐令四海无兵尘。(第十一句:描绘了当时朝中众多贤良俊杰的局面,使得四海之内没有战乱和尘土。)
礼乐成俗忠孝敦,君亦还家怀老亲。(第十二句: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安定,人民生活安宁,君王也得以回到家中陪伴老亲。)
君归试问荆与榛,岂无儒硕遭沈沦。(第十三句:询问李舍人是否还有像荆地和榛林一样的地方,可以容纳那些被埋没的人才。)
丈夫勋业共努力,君今岂是江湖人。(第十四句:鼓励李舍人继续努力,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李舍人的英雄事迹、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望,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