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神仙窟,鳌峰出瀛海。
天低众山伏,地合群流汇。
恩宠绝代殊,荣光有时改。
许身德义重,华国文章在。
行且惧吾衰,君名世方采。

【注释】

蓬莱:神话中三仙山之一,在渤海中。

鳌峰:传说中的巨鳌所负的山峰。

天低众山伏,地合群流汇。

恩宠绝代殊,荣光有时改。

许身德义重,华国文章在。

行且惧吾衰,君名世方采。

【赏析】

《登高二首次韵答钱与谦状元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最后两句用典。

“翰林神仙窟,鳌峰出瀛海。”首联描写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蓬莱为第一,突出了其地位之高。接着又描绘了“鳌”峰耸立于海中,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此联写景,既写出了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位置之高、之远,更表现出作者对它们的向往之情。

“天低众山伏,地合群流汇。”第二联进一步展开写景,“天低”指天低垂,“地合”指地合拢,“众山”指众山,“群流”指众水,“伏”和“汇”都是汇聚的意思,这里都暗含着一种向心力。此联写景,既写出了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位置之高、之远,更写出了它们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恩宠绝代殊,荣光有时改。”第三联抒情,写自己的恩宠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荣耀也会时有时无,这反映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认识。

“许身德义重,华国文章在。”第四联抒情,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行且惧吾衰,君名世方采。”最后两句用典,引用了屈原的《九章》中的《怀沙》一文,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弱,但是仍然会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辜负国家的期待。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最后两句用典,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