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
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
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
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
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
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
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
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
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
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解析
诗句:陈王汝所藏朱泽民画
- 陈王: 古代的帝王,这里指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皇帝。
- 汝所藏: 你收藏的。
- 朱泽民画: 朱泽民是一位画家或书法家。
译文及注释
“陈王汝所藏朱泽民画” 意为:“你珍藏着朱泽民的画作。”
诗句: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
- 睢阳书家流: 来自商丘地区的书法名家。
- 作画如作草: 画画如同书写草书一般随意自然。
译文及注释
“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 的意思是:“睢阳地区有位擅长书法的书家,他的绘画作品就象是草书一样自由奔放。”
诗句: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
- 松根石崚嶒: 松树的根部和石头嶙峋险峻。
- 健笔凌绝岛: 使用有力的笔触在画中描绘出高耸入云的山峰。
译文及注释
“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 的意思是:“松树根盘曲,岩石陡峭,用笔力十足地描绘出山峰高耸入云。”
诗句: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
- 垂萝: 下垂的藤萝。
- 盘石: 巨大的石头。
- 坐不扫: 坐在石头上,不清理周围的尘土或杂物。
译文及注释
“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 的意思是:“垂挂的藤萝随风飘动,落在衣服上也无人清扫;而坐在大石头上的人,却毫不在意四周的尘埃。”
诗句: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
- 鸣琴声: 弹奏琴的声音。
- 鸣琴声差差: 声音高低不定,仿佛是在弹奏一首无定调的歌。
- 石籁风稍稍: 风吹过石头时发出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
“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 的意思是:“弹琴的声音高低不一,风吹过石头的声音也是忽强忽弱。”
诗句: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
- 萧散: 闲适自在的样子。
- 林下老: 形容人像在树木掩映下度过一生的老人那样悠然自得。
译文及注释
“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 的意思是:“你看看他那洒脱自如的样子,真是一位在树林中度过一生的老翁。”
诗句: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
- 遗缣: 遗留下来的丝帛,这里指代珍贵的书画作品。
- 岚气湿不槁: 山间的雾气湿润了画卷,却使它看起来更加生动鲜活。
译文及注释
“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 的意思是:“这幅珍贵的画作保存了百年,即使被山间的云雾湿润,也显得更为生动鲜活。”
诗句: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
- 陈郎: 可能是对某个人或其作品的称呼。
- 湖海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得此恨不早: 获得这样的才华或机会,如果早点遇见该多好。
译文及注释
“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 的意思是:“陈先生(或他的作品)对大自然的情怀深厚,能遇到这样的机会真是遗憾啊!”
诗句: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
- 我生不学画: 我生来就不学习绘画技艺。
- 入眼分丑好: 眼中所见的事物都分辨得出来好坏之分。
译文及注释
“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 的意思是:“我天生就不会画画,对于眼前的景物都能辨别出它的好坏。”
诗句: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
- 耆旧传: 指世代相传的经典著作。
- 叹息风流少: 感叹优秀的才子或画家太少了。
译文及注释
“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 的意思是:“我曾阅读那些世代流传的经典之作,不禁叹息优秀的艺术家或文人实在太少了。”
诗句: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 此意君独知: 这份理解只有您一个人明白。
- 丹青安足道: 用丹青来表达情感已经足够了。
译文及注释
“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的意思是:“这份意思只有您才能理解,用丹青来表达感情已经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幅画作及其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对画作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和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