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词垣玉树风,夜堂烟暑坐来空。
未论耸壑过房相,且赏清谈似阿戎。
别苑芳苕鸣翡翠,旧巢归凤识梧桐。
庭趋正在闻诗后,云望翻于驻马中。
少日方言谙蓟北,去时乡梦隔湖东。
衡庐地远千峰接,章贡城分二水通。
故老见须惊丱弁,大人去尚忆罴熊。
摽梅实在星垂户,林桂花开月满宫。
报得泥金非浪语,夺回幖锦是奇功。
通家屡辱常相拜,先为题诗贺若翁。

潇洒词垣玉树风,夜堂烟暑坐来空。

未论耸壑过房相,且赏清谈似阿戎。

别苑芳苕鸣翡翠,旧巢归凤识梧桐。

庭趋正在闻诗后,云望翻于驻马中。

少日方言谙蓟北,去时乡梦隔湖东。

衡庐地远千峰接,章贡城分二水通。

故老见须惊丱弁,大人去尚忆罴熊。

摽梅实在星垂户,林桂花开月满宫。

报得泥金非浪语,夺回幖锦是奇功。

通家屡辱常相拜,先为题诗贺若翁。

【注释】

1.董生:指董天锡。

2.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作者家乡,曾祖辈在此居住。

3.玉树:比喻人品高洁,有才华的人。

4.夜堂:官署中的内堂。

5.清谈:高雅的谈论。阿戎:指汉代严助、扬雄等。

6.别苑:指作者的私宅。芳苕:香草,这里指芍药。

7.凤凰:这里指牡丹。

8.庭趋:即庭趋步,指在庭中行走。

9.闻诗:听说诗人在写诗。

10.云望:云游四方。

11.衡庐:衡山、庐山,均在江西省境内。

12.星垂户:星宿下垂,形容房屋高。

13.罴熊:熊罴,皆猛兽,喻人勇猛强悍。

14.摽梅:梅子成熟时,梅子落下时,用竿挑起梅子。

15.幖锦:锦被,指战利品。

16.通家:同姓为婚的亲家。

【赏析】

这首七绝,是送董天锡还宁都的诗作。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此诗以写景为主,寓含着送别之谊。

首联两句,“潇洒词垣玉树风,夜堂烟暑坐来空”,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词学府衙里,高大挺拔如玉树风姿的文人学士们正悠闲地坐着,而当夜堂的烟气渐渐散尽,人们也渐渐感到凉爽起来,室内空无一人。这里既写出了送者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又暗示出董天锡即将离去,使送行者心中无限感伤。

颔联两句,“未论耸壑过房相,且赏清谈似阿戎”,继续描绘送别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还没有谈到像山间飞瀑那样从高处奔流而下的情景,我们暂且欣赏一下像阿戎一样高雅的清谈吧。这里既点明了送别的原因——为了清谈,又表现了董天锡的高超文才和高尚情操,使人倍感钦敬。

颈联两句,“别苑芳苕鸣翡翠,旧巢归凤识梧桐”,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别苑中,那些盛开着芳香的芍药正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鸣叫翡翠一般;那枝干上停歇着的凤凰,似乎能识别出那是梧桐树。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董天锡才华的赞叹。

尾联两句,“庭趋正在闻诗后,云望翻于驻马中”,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庭院中散步时,恰好听到了诗人吟咏的诗句;在骑马回望时,却看到诗人已经登上了云霄。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送行者深深的怀念之情,更表现了他对自己前程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送别之意。全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寄寓了深厚的情感,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