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愿持邹衍律,遍教阴谷是阳春。
注释:从此以后,我愿手持邹衍的律管,去遍教那阴气沉沉的山谷。
赏析: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漂泊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当时,夔州的气候异常寒冷,但诗人依然乐观地认为春天即将来临。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从此愿持邹衍律,遍教阴谷是阳春。
注释:从此以后,我愿手持邹衍的律管,去遍教那阴气沉沉的山谷。
赏析: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漂泊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当时,夔州的气候异常寒冷,但诗人依然乐观地认为春天即将来临。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春寒”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心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软红香里见车尘,剩取馀寒在水滨。 - 软红指的是繁华的城市街道。香里指的是繁华的城市街道。见车尘是指看到马车扬起的尘土。剩取馀寒在水滨是指把残余的寒冷留在水边。 2. 飞霰有时还著面,微霜何力尚欺人。 - 飞霰是指飘落的雪花。有时还著面是指有时还能感觉到脸上有雪花
晴郊观麦 纵目晴郊外,青青麦自芳。 叶藏前夜雨,花带及时香。 浅浪初凝绿,轻云欲试黄。 东风来往拂,应为两岐忙。 注释: 1. 纵目晴郊外:放眼望向晴朗的郊外。 2. 青青麦自芳:绿色的小麦显得格外芬芳。 3. 叶藏前夜雨:叶子上还留有夜晚的水滴。 4. 花带及时香:花朵带着雨水后的香气。 5. 浅浪初凝绿:水面上波纹开始显现出绿色。 6. 轻云欲试黄:轻薄的云朵似乎在尝试展现黄色。 7.
【诗句解释】 1. 圣驾视学有述:皇帝视察教育。圣驾,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视学,即视察学校教育。 2. 翠华重匝护金根,鸾驾从容下玉阍:皇帝的车子用翠色装饰,环绕着金制的车轮,显得非常尊贵。鸾驾,指皇帝的车子。从容,形容皇帝出行时态度悠闲自如。玉阍,是古代皇宫大门上的装饰,这里代指皇宫。 3. 一雨隔宵清辇路,五云先晓覆桥门:一场春雨在夜间降临,使得道路变得清新干净;清晨,五色的云霞覆盖在桥梁之上
【注释】 睡起:指从睡梦中醒来。形忘开口外:形容睡得很沉,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形体,连口都开不了。乐在曲肱中:形容睡得舒适,快乐。竹榻偏怜旧:指偏爱竹制卧具。绳枢不避穷:指不因家境贫寒而放弃读书。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个梦醒之后仍沉浸在梦境中的诗人的悠然自得之情态。 首句写“清如水”,意谓白昼的清静犹如流水一般,用“清”字形容白昼的清静、宁静,突出了白昼的静谧,给人以清新之感;次句写“纳好风”
潇洒词垣玉树风,夜堂烟暑坐来空。 未论耸壑过房相,且赏清谈似阿戎。 别苑芳苕鸣翡翠,旧巢归凤识梧桐。 庭趋正在闻诗后,云望翻于驻马中。 少日方言谙蓟北,去时乡梦隔湖东。 衡庐地远千峰接,章贡城分二水通。 故老见须惊丱弁,大人去尚忆罴熊。 摽梅实在星垂户,林桂花开月满宫。 报得泥金非浪语,夺回幖锦是奇功。 通家屡辱常相拜,先为题诗贺若翁。 【注释】 1.董生:指董天锡。 2.宁都:今江西宁都县
晴坐 十日不作诗,新晴偶撚髭。 冷云含古意,秋叶记相思。 疏懒成何事,萧条对此时。 谁家砧杵急,空乱郢人辞。 译文: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久久未动笔写诗,直到新天刚刚放晴时,才突然想起捻动自己的胡须。天空中的云朵给人一种古老而深远的感觉,秋天的叶子仿佛承载着我深深的思念。然而,由于我的懒惰,这美好的时光却显得如此寂寞和空虚。此时,家中传来急促的捣衣声,打破了这份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