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西面接嶙峋,闻道先生旧隐沦。
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
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
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
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
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
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
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
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
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
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
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

青岩西面接嶙峋,闻道先生旧隐沦。

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

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

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

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

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

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

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

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

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

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

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题写的《青岩隐居记》所作的后记。诗人通过对青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首二句,写友人隐居之地青岩。“青岩西面接嶙峋”,形容青岩地势陡峭,岩石嶙峋,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青岩独特的自然风貌。“闻道先生旧隐沦”,点明友人隐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山林。这两句既交代了友人隐居的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原因的理解。

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青岩周围的山水景色。“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描述了两条溪流从山谷中穿过,形成了美丽的景观。同时,两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将周围的尘土都隔离在外。这两句既展现了青岩周边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环境的赞美。

接下来几句,诗人开始转向对友人的描写。“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诗人通过比较唐代和元代的历史背景,指出青岩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在动荡的元代时期,人们仍然选择在这里隐居。这两句既赞美了青岩的历史文化,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选择隐居此地的理解和认同。

诗人又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赞美了青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诗人引用了典故,赞美了青岩别墅的优美环境和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选择在此居住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几句,诗人再次表达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其才华的钦佩。“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能够如此悠然自得地生活,深感羡慕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岩的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友人隐居生活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历史的和谐共处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