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空林散夜凉,断桥斜带入溪霜。
仙家晚饭无烟火,犹记山中石髓香。
注释:
- 步屧空林散夜凉,断桥斜带入溪霜。
- 步屧:步行。
- 空林:寂静的树林。
- 散夜凉:形容夜晚凉爽的气息。
- 仙家晚饭无烟火,犹记山中石髓香。
- 仙家:比喻隐逸者。
- 晚饭:晚餐。
- 无烟火:没有烟火气。
- 石髓香:指石头里的树脂散发出来的香气。
步屧空林散夜凉,断桥斜带入溪霜。
仙家晚饭无烟火,犹记山中石髓香。
注释: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注释】 闲居成懒癖,高卧起徐徐。 世治逢尧历,春晴验朔书。 嚣尘长缭绕,元气自呼嘘。 不把双眉向,人间浪蹙舒。 译文: 闲居成为懒惰的习惯,高卧起来慢慢地。 世间治理如同逢到尧的时期,春天晴朗可以查验历法。 喧嚣尘埃长而缭绕不断,元气自动地呼和出气。 我不去把双眉皱紧,而是让双眉舒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期间写的五首诗的第一首。 开头两句“闲居成懒癖,高卧起徐徐”,意思是说
注释: 1. 忆别江南花草地,十年幽梦满京尘。 译文:回想在江南的花草之地告别,十年来梦中满是京城尘土。 2. 还家尚喜儿孙识,不是天台采药人。 译文:回家时看到儿孙们还认识我,不是那位天台采药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徐渭回忆自己离开江南到京城后的情景所作。诗人以“忆别江南花草地,十年幽梦满京尘”为起兴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此日河边柳,萧萧已过秋”,这两句写眼前之景,即送别的景物:河边的杨柳已是萧萧落叶,已经过去一个秋天了。诗人抓住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如何对离别,还复有歌讴”,这两句是说:我们怎么能够忍受离别的痛苦呢?还是应该唱歌歌唱离别的痛苦
《漫书五首 其二》是明朝诗人石宝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晓跨城东马:清晨跨上城东的马匹(形容早起)。 - 披星到酒家:冒着星光到达酒家(形容旅途劳顿)。 - 瓮春抽嫩竹:用瓮春意抽出嫩竹笋(形容春天的景象)。 - 灯夜试初花:在灯光下试放初开的花朵(形容夜晚的美景)。 - 乐听升平曲:乐于聆听和平时期的音乐(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 人乘浩荡槎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析 1. “净洗浓妆不受尘”: - 关键词解释: - “净洗”:洗净所有装饰或修饰。 - “浓妆”:浓重且艳丽的妆容。 - “不受尘”: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保持纯净。 - 深层含义:比喻诗人超脱于世俗,不为外界纷扰所影响。 - 情感表达:表达了一种高洁不媚俗的情感态度。 2. “墨池清赏称诗人”: - 关键词解释: - “墨池”:这里比喻文人的书房,象征着知识和学问
【注释】: ①漫书五首其一:写诗人在春日的暖意中,与朋友们相会。 ②东风才十日:东风,指春风。十日,十天。 ③暖色渐融冰: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寒气渐渐消融了。 ④宵城半打灯:夜幕降临,城中点起了灯光。 ⑤礼从先进野:指礼法上要学习先贤的风范。 ⑥学去古人矜:学习古人的谦和之风。 ⑦分不知时务:分,分寸、分寸之间的意思。不知时务,不懂得如何应对世事。 ⑧痴聋似许丞:痴愚,糊涂;耳聋,听不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