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黄媲白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
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注释】

抽黄:比喻栀子花。媲白:指栀子的白色花瓣如雪,洁白如玉。才:才能。谁遣:何人派遣。山栀:即山茶花,因花朵似栀子而称。杜陵:杜甫的故里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这里以“杜陵”代指杜甫或其诗。吟罢:作罢,没有作成。不曾:没有。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画的一帧栀子花图题写的。栀子花以其洁白如玉,香气浓郁,色彩艳丽而著称于世。诗人对栀子花的美艳和高洁,十分赞赏,因而写此诗以赞美之。

首句说,栀子花开时,黄色和白色的花朵都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二句则说,是谁派了山茶花入画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呢?这两句是虚写,用栀子花与山茶花对比,突出栀子花之美。“抽黄”、“媲白”,既写出了栀子花的色、香、姿,也暗寓了它那清丽高雅的品质。“总称才”,“谁遣”,是说栀子花美艳动人,自有其独特的才华;“谁遣”二字,又表明栀子花被选为画家的模特儿,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一番筛选和考虑的。

三句中“诗家少知己”,是说诗家们很难找到知音,也就是难以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里,诗人把诗家的遭遇归之于社会环境的污浊。“杜陵吟罢不曾开”一句,则是说诗人自己虽然有满腔热情,但苦无知音,不能抒发出来。

这首诗语言朴实,风格自然。诗人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