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晴云捧集闱,洞门高阁蔼馀辉。
郎君官贵施行马,讲殿谈馀赐旧衣。
载笔已齐周内史,何人敢和谢玄晖。
杨花榆荚无才思,已分将身着地飞。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北阙晴云捧集闱,洞门高阁蔼馀辉。
- 注释:“北阙”指的是皇宫北面的宫门,“集闱”即科举考试的场所或考场。
- “洞门高阁”意指宽敞而高大的门扉与阁楼。“蔼馀辉”描述的是这些建筑在晴朗天气下反射出的余晖。
- 郎君官贵施行马,讲殿谈馀赐旧衣。
- 注释:“郎君”通常用来称呼年轻的男子或官员。“官贵”说明此人地位较高,有官位在身。
- “施行马”可能是指骑马出行或骑马而来。
- “讲殿”为古代学府中的讲堂,这里可能指周侍讲的讲学之地。“谈馀”指教学或讨论结束后剩余的时间。
- “赐旧衣”表明有人因学问或功绩被皇帝赐予衣物作为奖赏。
- 载笔已齐周内史,何人敢和谢玄晖。
- 注释:“载笔”指执笔作诗或写作。“周内史”指周代的内史官,此处可能是借用其历史人物之名来表达尊敬。
- “何人敢和”意味着没有谁胆敢与之相比或与之争锋。
- “谢玄晖”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字,这里用来形容对方文学造诣之高,无人能及。
- 杨花榆荚无才思,已分将身着地飞。
- 注释:“杨花榆荚”泛指普通植物的种子或细小的物体,这里比喻平庸之人。
- “无才思”表示这些人缺乏才华或思想。
- “已分将身着地飞”,这里的“分”意为区分、辨别,“着地飞”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命运——像落叶一样最终落地归尘土。
译文:
北阙上晴朗的天空下,云雾缭绕如同捧举着考场;宽广的洞门和高高的楼阁,散发出柔和的余晖。年轻的郎君因为官职而显得尊贵,骑着马从讲殿回来;他或许曾受到皇帝的赏赐,穿着旧衣服。我们这些诗人,虽然手持笔墨(载笔),但与周代的内史相比,又怎能相提并论?又有谁能与谢玄晖这样的文坛巨擘相匹敌呢?我们中那些平凡如杨花榆荚一般的人物,早已注定要随风而去,归于尘土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学识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平庸之才的无奈。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强调了文人墨客的高贵地位与普通民众的低下命运之间的巨大鸿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