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两月忙,讲筵犹饱大官羊。
联班左掖天颜近,散直西堂雨气凉。
秪谓积诚须感格,敢言多暇得徜徉。
词垣老友箴规在,未遣茅心一夜荒。
四月二十二日 日讲初罢柬体斋学士先生
三十年来两月忙,讲筵犹饱大官羊。
联班左掖天颜近,散直西堂雨气凉。
秪谓积诚须感格,敢言多暇得徜徉。
词垣老友箴规在,未遣茅心一夜荒。
【注释】
①柬体斋:指翰林学士。柬体斋学士即翰林学士。
②三十年来两月忙: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两年时间都在做官。
③联班(lianban)左掖:指中书省。左掖是古代皇帝的居所。
④西堂:指门下省。唐代时,门下省位于长安城的西部,因而得名。
⑤积诚:指忠诚的心意。
⑥感格:感动并被感化。
⑦词垣:指翰林院。
⑧茅心:意指心思浮躁,没有静心钻研学问的耐心与毅力。
译文:
三十年的时间,我忙碌了两年在中书省任职,虽然辛苦但依然能够享受着俸禄。我常在中书省值班,靠近皇帝身边,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政事上的事情,让我对国家大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在中书省值班的时候,天气凉爽,让人心情舒畅。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忠诚地为朝廷做事,那么皇帝一定会被我的诚意感动并被感化。我常常有空闲的时间可以悠闲自得地散步,欣赏着美景。我有一个老朋友在翰林院担任秘书官,他的建议和忠告总是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我知道不能让自己的心思变得浮躁,缺乏静心钻研学问的耐心和毅力。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四月二十三日写的一首应制诗。李商隐身居东都洛阳期间,曾两次入值禁中;第一次在开成元年(836年),第二次就在开成三年。此诗即为第二次入值禁中所作。当时作者任检校工部郎中、内供奉,兼集贤院学士,所以题作“柬体”。
首联“三十年来两月忙,讲筵犹饱大官羊”两句点明自己两次入值的时间。“三十年来”,是指作者从开成元年到开成三年入值的时间,中间相隔三十年之久;“两月”则是指入值的时期。“讲筵”是指皇帝的讲堂。“犹饱”是指还吃得很饱,说明作者两次入值的时间并不太久。
颔联“联班左掖天颜近,散直西堂雨气凉”两句,描写自己在中书省值班时的所见所闻。“联班”是宦官值班时的一种排班制度,“左掖”是皇宫的左门,这里借指皇帝的住所。这两句说,作者常在中书省值班,靠近皇帝的身边,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政事上的事情,让他对国家大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西堂”是指门下省,“雨气凉”则是说天气凉爽,使人感到舒适。
颈联“秪谓积诚须感格,敢言多暇得徜徉”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愿。“祗谓”意思是认为,“积诚”是指忠诚的心意,“感格”则是感动并被感化的意思;“多暇”是说有闲暇的时候,“徜徉”是指自由自在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忠诚地为朝廷做事,那么皇帝一定会被我的诚意感动并被感化。“敢言”是敢于说出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愿:我希望朝廷能够采纳我的意见和建议。
尾联“词垣老友箴规在,未遣茅心一夜荒”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心境的认识和期望。“词垣”是指翰林院,“茅心”是指心思浮躁,没有静心钻研学问的耐心与毅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老朋友在翰林院担任秘书官,他的建议和忠告总是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我也知道不能让自己的心思变得浮躁,缺乏静心钻研学问的耐心和毅力。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他晚年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现实政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