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亭亭覆朵云,行宫佳气正氤氲。
风旂缭绕空中降,午漏依稀阁外闻。
贵戚赐衣多锦绣,内厨颁馔屏芳荤。
斋堂向月悬清佩,拟候瑶坛入夜分。
【注释】郊坛:指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在今北京市南苑。候驾:等待皇帝到来。御座:指帝王坐的地方。亭亭:形容高而直立的样子。朵云:像云朵一样,比喻高耸。行宫:指天子临时居住的宫殿。氤氲(yān yūn):香气浓郁的样子。风旂(qiú):旗,一种旌旗。缭绕:缠绕。午漏:古代计时器中的一种,即日晷。阁外闻:指在门外可以听到。贵戚:尊贵的皇族和大臣。赐衣:赏赐的衣服。锦绣:用各种丝织品做成的图案,这里指衣服上的花纹色彩。内厨:宫廷中的厨房。颁馔(bān zuàn):颁发食物,这里指赐给百官的食物。屏(píng)芳荤:屏风上摆满香花、美味佳肴。斋堂:清静的殿堂,供设道场或祭祀时使用。清佩:洁净的玉佩。拟:打算,准备。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皇帝出郊祀天的诗歌。诗人从皇帝出郊开始写到他回到京城,最后写到祭后的休息。这首诗写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是古代帝王的重要活动,所以诗人以极高的热情和细致的笔触来描述这一过程。
诗的前四句主要描述了皇帝到郊外的过程。诗人先写皇帝的车驾到达了郊外,然后描绘了皇帝的座位——御座亭亭,上面覆盖着朵朵云彩,非常壮观。接着诗人描绘了行宫周围的环境,空气中弥漫着吉祥的氤氲气息。再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皇帝的车驾在天空中盘旋下降,以及在门外还可以听到时间的流逝的声音。这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皇帝车驾到达郊外的情景,使读者仿佛也置身于其中,能感受到皇帝出巡时的庄重和威严。
诗的五至十句主要描述了皇帝祭祀天地后的情况。诗人先描述了皇帝赐给官员们华丽的衣服,然后描绘了皇帝赐给百官丰盛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味道好,而且还有各种精美的装饰。接着诗人又描述了皇帝赐给官员们美丽的佩饰,这些都是用来表达皇帝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最后诗人描绘了皇帝回到京城后的生活,他准备在斋堂中祈祷,希望能得到上天的保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皇帝出巡的过程描绘得生动而具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出巡的赞美之情。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开放,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