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呜歌里和桃夭,白首相看似一朝。
清俸屡沾三世业,内班新缀两宫朝。
门临杜曲天相接,脍出蓬池手自调。
为报平反终有喜,寿颜春酒任红潮。
【注释】
镜川:洛阳东面的一个水名,这里指代洛阳。
鹿鸣歌:《诗经·小雅·鹿鸣》篇,是一首描写宴享群臣的诗。桃夭:指《诗经·召南·采蘩》篇中“之子于归”一章。
白首相似一朝新: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门下大谒者欲排说之,乃骂曰:‘庸奴!非子客耶!’”后因以“白首相似一朝新”形容君臣间亲密无间。
清俸:清廉的俸禄。屡沾:多次得到。三世业:三世的恩泽。内班:指内廷的侍从官。两宫朝:指唐玄宗在位时的皇帝和皇后。
杜曲:在长安城东南。天相接:指天地相连。
脍出蓬池: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为齐王时,与鲍永同席而坐。鲍永谓朔曰:“君为寿,何乃尔?”朔应之曰:“人生有百年之寿,得一善则千岁。”后因以“脍出蓬池手自调”比喻寿词。
平反:使冤屈昭雪。终有喜:终于可以高兴了。
寿颜春酒任红潮:用晋王恺的故事。据《晋书·王恺传》载,王恺与石崇斗鸡,赌输者要割自己的鼻子。王恺输了,只好割去自己的鼻。后来石崇又与王恺斗鸡,石崇也输了,他怕被王恺耻笑,就先用蜡涂住自己的鼻子,等到王恺来割时,他笑着把蜡吹掉,鼻子完好无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一位名叫杨淑人的人所作的祝寿诗。杨淑人是一位才女,她的作品流传至今。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才能非常赞赏。全诗四句,每句都含有双关语,既赞美了她的作品,又赞美了她本人的才华。其中“清俸屡沾三世业”一句最为著名,它表达了对杨淑人一生事业成就的认可与赞美。
首联“鹿鸣歌里和桃夭,白首相似一朝新”两句描绘的是杨淑人在作品中展现的美好形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杨淑人与其他女性进行了对比。在鹿鸣歌中,她的声音悠扬动听,如同春天里的桃花一样美丽;而在白首相似的日子里,她的容颜却如早晨的新月一般清新脱俗。这两句诗赞美了杨淑人的作品及其在文学上的才华。
接下来的“清俸屡沾三世业”一句则是对杨淑人一生事业的赞扬。这里的“清俸”指的是廉洁的俸禄,而“三世业”则是指杨淑人一生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她一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
中间两联分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它们分别引用了两个典故来进一步赞美杨淑人。第一句“门临杜曲天相接”,描述了杨淑人的住处环境优美,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这个典故出自杜甫的《望岳》之一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站在山顶上俯瞰周围的群山,就像杨淑人站在自己作品的顶端俯瞰整个文学界一样。第二句“脍出蓬池手自调”,则引用了《汉书·东方朔传》中的“烹鱼得法,脍出蓬池”,意指她的烹饪技艺高超,能够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这两个典故都是用来赞美杨淑人的才华和技艺。
最后一句“为报平反终有喜,寿颜春酒任红潮”则是对杨淑人的祝福。这里的“平反”一词在这里并不是指法律上的平反,而是借用了古代的一种说法,意即让某人洗刷冤屈、恢复名誉。这句诗表达了对杨淑人一生经历坎坷、最终获得公正的评价和赞誉的欣慰之情。而“寿颜春酒任红潮”则是指庆祝她长寿的酒宴,以及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淑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杨淑人的作品、才华以及一生事业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双关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