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浪覆龙舟,溺尽江南二百州。
东海未填精卫死,西川无复杜鹃愁。
君臣宠辱三朝共,运数兴亡万古雠。
若遣素王生此后,也须重纪宋春秋。
注释:
北风吹浪覆龙舟,溺尽江南二百州。
东海未填精卫死,西川无复杜鹃愁。
君臣宠辱三朝共,运数兴亡万古仇。
若遣素王生此后,也须重纪宋春秋。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天祥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大忠祠所作的《过零丁洋》的第四首。此诗以沉痛悲愤的感情,揭露了元军灭宋的罪恶和宋朝灭亡的必然性,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一句“北风吹浪覆龙舟”,描述了元军的入侵和南宋的灭亡。元军的铁骑践踏着南宋的土地,犹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第二句“溺尽江南二百州”,进一步描绘了元军的残暴行径。他们不仅摧毁了南宋的都城临安,还屠杀了无数的百姓。第三句“东海未填精卫死”,表达了作者对精卫鸟复仇精神的赞美。精卫鸟为了填塞东海之水而死,其精神和意志让人敬佩。第四句“西川无复杜鹃愁”,则表达了作者对蜀地百姓的同情。在战争的硝烟中,蜀地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困苦,无法摆脱悲伤的情绪。第五句“君臣宠辱三朝共”,揭示了元朝统治者的贪婪和残忍。他们将南宋朝廷的大臣一一处死,使得整个朝廷都陷入了混乱之中。最后一句“运数兴亡万古雠”,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宿命论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兴衰和更替是不可阻挡的规律,而人们只能顺应这一规律去努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军入侵的场景和描绘南宋灭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宿命论的观点和对民族英雄精卫鸟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