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斋居到每先,病馀欹坐不成眠。
砚池晓滴蔷薇露,土锉春回榾柮烟。
满座清风陶谷茗,半庭迟日李程砖。
玉堂官况从来冷,不为诗情减少年。

【注释】

斋居日待诸同官不至:斋居,指在书房内读书或写作。诸同官,指与作者志同道合的官员们。不至,没有来。

三月斋居到每先:到了三月,作者开始斋居读书了。到每先,是说作者从三月开始就住进书房内了。

病馀欹坐不成眠:因身体不适而斜倚坐着,不能入睡。

砚池晓滴蔷薇露,土锉春回榾柮烟:砚水在早上滴落时,沾满了蔷薇花的露水;用泥土锉平的树枝在春天又发出了新芽。

满座清风陶谷茗,半庭迟日李程砖:在满座宾客中,有陶谷的茶,也有李程的砖茶。这两句话写主人为客人准备了茶和砖茶,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款待和尊重。

玉堂官况从来冷,不为诗情减少年:玉堂官,即翰林院的官员。这里说,虽然自己曾经担任过玉堂官,但并不因此而变得冷漠无情,也不会因为自己有诗才就减少年寿。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秋,当时苏轼任礼部郎中、直集贤院。他因被章申弹劾而罢知徐州,归途中经过金陵(今南京),与苏辙相聚并赋诗相赠。诗题“斋居日待诸同官不至”中的“诸同官”,指的是与苏轼交往密切的朋友。此诗就是诗人在金陵与朋友相聚并赋诗相赠之作。

开头四句写诗人久别重逢,与朋友相聚的情景。首句写诗人自去官以来,已有多日未见到朋友们,故特作此诗以寄思念之情。次句写久别之后终于相见,但因疾病缠身而不能久坐。三、四句写两人相对而坐,一改往日的豪放,而是显得有些颓废萎靡。

“五、六”两句写友人为招待诗人,特地为他备好了茶和砖茶。诗人对此表示感激,并以主人之礼接待朋友,可见其情谊之深。

“七、八”两句写两人在书房里品茶谈心。诗人在书房中品茶,感到十分惬意;而李程则在庭院中赏景,也颇为惬意。他们各自欣赏着美景佳肴,都陶醉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

“九、十”两句写诗人与朋友们畅谈人生。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曾当过玉堂官,但并未因此变得冷酷无情;相反,自己的才华反而使年寿得以延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