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成盖竹成阴,十载重来感客心。
鸣叶绕空天籁远,飞流堕地水声深。
湖山胜槩此庵足,城市幽期何处寻。
出寺高歌重回首,似闻空谷有馀音。
【注释】
- 西山:山名,在今北京市西郊。
- 十载重来感客心:指诗人重游西山时感慨良多。
- 天籁:指自然界的美妙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湖山胜槩:指风景秀丽的地方。
- 城市幽期:指隐居于城市之外的静谧之所。
- 出寺:离开寺庙。
- 重回首:重新回顾过去的经历。
- 馀音:指音乐结束以后留在耳边的声音,比喻未完的故事或余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游西山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古松成盖竹成阴”,以“古松”和“竹”为线索,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古松挺拔,竹子茂盛,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屏障,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这里的“成盖”和“成阴”都表达了一种遮蔽和保护的作用,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心。
第二句“十载重来感客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重游的感受。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句“鸣叶绕空天籁远”,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景色。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歌唱。这里用“鸣叶”、“空”、“天籁”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第四句“飞流堕地水声深”,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水景。山涧中的水流奔涌而下,发出深沉而有力的水声。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水流的壮观,也表现出水的动态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第五句“湖山胜槩此庵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赞美之情。这里所说的“湖山胜槩”是指风景秀丽的地方,而“此庵足”则表明这个地方足够满足诗人的需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也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第六句“城市幽期何处寻”,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他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一片宁静的隐居之地。这里的“城市”与前面描写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出寺高歌重回首,似闻空谷有馀音”,则是诗人在离开寺庙后的回忆。他回忆起自己离开时的情景,似乎还能听到那些优美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记忆,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感慨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的细致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